青溪一片长蘼芜,天上张星作小姑。
小像沉香薰未已,夷光得似丽华无。
青溪一片长蘼芜,天上张星作小姑。
小像沉香薰未已,夷光得似丽华无。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青溪(其一)》。诗中描绘了青溪边生长的蘼芜植物,以及天上的星星仿佛化作了小姑的形象。诗中运用了沉香和夷光、丽华的典故,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首句“青溪一片长蘼芜”,以“青溪”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接着“长蘼芜”描绘了蘼芜植物在溪边蔓延生长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蘼芜,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常用于形容生长旺盛的自然景观。
次句“天上张星作小姑”,将天上的星星比作人间的小姑,这里的小姑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女或女神,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赋予了星空以生动的人性化形象,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接下来,“小像沉香薰未已”,这里的“小像”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小姑”的形象,而“沉香薰未已”则暗示着这种形象如同沉香一般,香气持久,令人难以忘怀。这句诗通过沉香的香气来象征“小姑”形象的深远影响,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一句“夷光得似丽华无”,引用了两个历史人物——夷光(即西施)和丽华(即王昭君),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小姑”形象的赞美。夷光和丽华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诗人在这里将“小姑”的形象与她们相提并论,意味着“小姑”的美丽和魅力不亚于她们,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青溪边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
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
不从地上生枝柯,合在天头绕宫阙。
天风微微吹不破,白艳却愁香涴露。
玉房綵女齐看来,错认仙山鹤飞过。
落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
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
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