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雪霁。照见红妆丽。迎晓香残宫粉腻。
悄和梅边风味。韶华并占冬春。错疑岩桂前身。
一捻清芬如许,细吟佳茗佳人。
空山雪霁。照见红妆丽。迎晓香残宫粉腻。
悄和梅边风味。韶华并占冬春。错疑岩桂前身。
一捻清芬如许,细吟佳茗佳人。
这首《清平乐·禁体·山茶》由清代诗人吴茝所作,描绘了山茶花在雪后初晴的空山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与梅花相映成趣的风韵。
“空山雪霁”,开篇即以“空山”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而“雪霁”则暗示了天气的转变,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大地。接着,“照见红妆丽”一句,将山茶花比作红妆女子,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鲜艳夺目的美丽形象。
“迎晓香残宫粉腻”进一步描述了山茶花的香气与质地。早晨的微风带来了花香,仿佛是宫中的脂粉之气,细腻而柔和。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山茶花以女性的特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悄和梅边风味”则将山茶花与梅花相比较,暗示两者在风格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山茶花在冬天开放,与梅花一同装点着寒冷的季节,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
“韶华并占冬春”一句,赞美了山茶花不仅能在冬季绽放,还能延续到春季,展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美丽持久的特点。
“错疑岩桂前身”则将山茶花与岩桂(桂花)联系起来,通过“错疑”二字,表达了对山茶花独特气质的赞赏,认为它仿佛是桂花的前生,拥有着桂花般的高洁与芳香。
最后,“一捻清芬如许,细吟佳茗佳人”两句,将山茶花的香气与佳茗(好茶)、佳人相提并论,强调了其香气的清新脱俗,如同品茗时的愉悦感受,也如同欣赏佳人时的心旷神怡。这不仅是对山茶花香气的赞美,也是对其整体美感的肯定。
整首词通过对山茶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