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欧阳炯的《浣溪沙·其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写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把握的无奈情感。
"天碧罗衣拂地垂"一句,以天然碧绿色的轻纱罗衣比喻春草,它如同拂尘般低垂至地,形象生动,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美人初著更相宜"则是说这碧绿的颜色,更适合那美丽的女子穿着,既描绘了春草的美,也暗示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宛风如舞透香肌"中,“宛风”指的是细腻柔和的风,它像舞蹈般轻盈,吹拂过女子的肌肤,让人联想到春日里,那温柔的风不仅带来了自然的清新,也让美人的肌肤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独坐含嚬吹凤竹"一句,诗人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心中有所思而不露声色(含嚬),手持着一种名为“凤竹”的乐器,似乎在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园中缓步折花枝"则写出诗人在园中慢慢行走,不急不徐地采撷着那些美丽的花朵,将其折下,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悲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心境。
最后,"有情无力泥人时"一句,是整个诗篇的情感核心。诗人虽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却感到自己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任由时间流逝,像泥土一般无法抗拒地被困在现实中。这句话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无奈,也抒写了面对生活、时光和命运时的无力感。
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无,何用钩与手。
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
我生有定数,禄尽空馀寿。
枯杨不飞花,膏泽回衰朽。
谓我此为觉,物至了不受。
谓我今方梦,此心初不垢。
非梦亦非觉,请问希夷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