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
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
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
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
风吹落尘网,岁星奔回旋。
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
至今梦汹汹,呼禹济广川。
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
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
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
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
风吹落尘网,岁星奔回旋。
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
至今梦汹汹,呼禹济广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在十月十三日夜晚泊舟于白沙江口的情景。首句“岸江倚帆樯,已专北风权”写出了船只停靠岸边,任由北风主宰的态势,展现出江面的开阔和风力的强大。接着,“飞霜挟月下,百笮直如弦”运用比喻,形容月光下的江面,如同百笮(竹索)般笔直,景色冷峻而壮丽。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江景,绿色的江水在月光下流淌,黄色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形成一幅宁静而略带凄迷的画面。诗人与船夫们“篙人持更柝,相语闻并船”,深夜里仍有守夜的号子声,增添了江上的生活气息。
“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与鸥鸟相伴,忘却了岁月的流逝。随后,“风吹落尘网,岁星奔回旋”寓意着诗人想要挣脱尘世束缚,期待命运的转变。最后两句“险艰自得力,细故可弃捐”表明诗人面对困难有坚定的信心,愿意舍弃琐事,勇往直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坚韧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
剑光沥尽文成血,野鸟啼堕楼居月。
茂陵玉碗土花青,不注天浆餐玉屑。
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万人挽不行。
委身只识秋风客,肯与汉贼求长生。
柏梁台边鬼摇扇,露盘惊破铜花片。
孤瞠泣断灞城秋,两汉正无忠义传。
轩顼握元气,尧舜法令疏。
三王备文物,古意渐欲无。
周平一东辙,列国异车书。
祖龙失云雨,大汉天为谟。
后更十数姓,年历几千馀。
沧海屡清浅,兴亡如合符。
生平笑书簏,远览资良图。
滑净一棐几,万代忽森如。
佳处仍三复,此意良不虚。
岂无太乙来,青藜夜相呼。
挈我游太初,天地如蜗庐。
以思不如学,圣言岂欺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