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出差还茂州》
《又出差还茂州》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深入不毛何所负,不妨老子解痴顽。

九峰自积十年雪,八国犹遗六诏蛮。

楸带绿垂蚯蚓直,苔衣翠滴鹧鸪斑。

山前人事如麻麦,却忆孤城日日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chūchàháimàozhōu
sòng / xīn

shēnmáosuǒfánglǎojiěchīwán

jiǔfēngshíniánxuěguóyóuliùzhàomán

qiūdài绿chuíqiūyǐnzhítáicuìzhèbān

shānqiánrénshìmàiquèchéngxián

翻译
深入荒芜之地有何罪过,就让我这老者解开愚顽的心结。
九年积累的九座山峰覆盖着厚厚的雪,八个王国遗留的还是六诏时代的蛮族。
楸木制成的带子挂着绿色,像蚯蚓般笔直,苔藓铺满的衣物上斑驳如鹧鸪的羽毛。
山前的人事纷繁如麻和麦子,却只能回忆起那座孤城每日的闲适生活。
注释
不毛:荒芜贫瘠的土地。
老子:诗人自谦或指代老者。
痴顽:固执或顽固的心境。
九峰:形容山峰众多。
六诏蛮:古代云南地区的六个部落,这里泛指蛮族。
楸带:用楸木制成的带子。
蚯蚓直:形容带子笔直如蚯蚓。
鹧鸪斑:形容苔藓斑驳,如鹧鸪羽毛上的斑点。
人事如麻麦:比喻人事繁多,如同麻和麦粒一样密集。
孤城:孤立的城市,可能暗指诗人身处的环境。
日日閒:每日悠闲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山林,对于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渴望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积雪、绿色垂挂的苔藓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情怀。

诗中“深入不毛何所负,不妨老子解痴顽”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的看破与超越,愿意像古代哲学家老子那样,以智慧和淡定来对待世间纷争。接下来的“九峰自积十年雪,八国犹遗六诏蛮”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积雪和远古遗留的文化象征的描述,强化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楸带绿垂蚯蚓直,苔衣翠滴鹧鸪斑”两句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通过对植物生长和小动物活动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山前人事如麻麦,卻憶孤城日日閒”则是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回响,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记忆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宁静与超然世俗的理想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寄乡友陈宗盛

客况乡情正不禁,远劳一价送佳音。

开缄快睹龙蛇字,念旧深知铁石心。

万里海天春渺渺,半窗风雨夜沉沉。

相思苦被浮名绊,尊酒何时更盍簪。

(0)

清明谒三陵道宿僧寺次姚亚卿韵二首·其二

多年荒寺枕山肩,人厌萧条我独怜。

市语不喧春鸟哢,梵音初动晚香然。

数杯浊酒催诗饮,一榻清风伴月眠。

翘首不堪心事切,红云高处白云边。

(0)

荣寿堂为昆山项御史璁题

碧玉峰前荣寿堂,高年慈母被恩光。

霞文帔映童颜润,珠翟冠笼鹤发长。

天禄分来春酿酒,锦衣归去昼称觞。

应知罔极真难报,孝道相期更显扬。

(0)

四月望日驻节分宜晚眺有感

山县萧条近水坳,民风淳朴静呼詨。

荒村日落笛初歇,古寺月来钟乱敲。

聚草群哇喧鼓吹,栖林双鹊竞枝巢。

不堪便起怀归念,顿尔欲将名利抛。

(0)

题徐高士祠诗·其一

一束生刍吊古人,荒凉陈迹竟谁伦。

南州堂上空悬榻,北岳山中总滥巾。

传列逸民风世教,坊题高士式儒绅。

夜来间向东湖望,几许清光接富春。

(0)

题节亭·其二

为民为国日劳勤,公暇园亭暂息纷。

祗是片时能适兴,谁言一饭敢忘君。

雨荒阶藓堆苍雪,风约池萍破绿云。

安得关西夫子至,看花对酒细论文。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