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毂芳尘,红楼梦迹,寻春春向谁边。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
东风十里淞南路,任消磨、金粉年年。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
欢场例有团沙感,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
桃花人面依然在,唤真真、画里相看。
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
钿毂芳尘,红楼梦迹,寻春春向谁边。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
东风十里淞南路,任消磨、金粉年年。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
欢场例有团沙感,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
桃花人面依然在,唤真真、画里相看。
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
这首《高阳台》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描绘了一幅龙华饯春图的细腻场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词的开篇“钿毂芳尘,红楼梦迹”,以“钿毂”形容华丽的车马,与“红楼梦迹”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寻春春向谁边”,则表达了对春天的追寻,但又似乎不知何处可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描绘了春日里人们踏青的情景,衣香与吟鞭交织,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接着“东风十里淞南路,任消磨、金粉年年”,通过描写淞南路的景色,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金粉年年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深意。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这里以天台山的典故,引出了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暗示了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可能蕴含着某种情感的寄托。接下来“欢场例有团沙感,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通过“团沙感”、“杜郎丝鬓”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点明了词人的创作心境,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情的诗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最后“桃花人面依然在,唤真真、画里相看”,以桃花与人面的对比,强调了记忆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差异,而“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则以“玉树残歌”和“啼鹃”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忧虑和哀愁。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苍头倦晨炊,卯饭几及午。
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
鱼跃恋芳饵,鸥飞避鸣橹。
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
溪水清可鉴,山云横不度。
坐断泉石幽,不受尘土污。
问之何所得,妙处难悉数。
初非练玉泉,亦不鸣天鼓。
人癯道方肥,心远貌亦古。
老衲同我来,得句时一吐。
物色尽诗材,笔底随指呼。
行行更前之,系缆日未莫。
转柂涉奔湍,支筇入幽坞。
倦甚宿茅茨,睡熟不能寤。
迟明又蓐食,凌风上前浦。
重露雨点疏,晴岚云气布。
蝗蝻尚飞扬,禾稼难爱护。
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顾。
念此一悄然,回舟双港渡。
空羡皎然师,诗成有神助。
《舟行过白石见将使夜宿毛家林翌日到?莪却回和清老》【宋·王炎】苍头倦晨炊,卯饭几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鱼跃恋芳饵,鸥飞避鸣橹。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溪水清可鉴,山云横不度。坐断泉石幽,不受尘土污。问之何所得,妙处难悉数。初非练玉泉,亦不鸣天鼓。人癯道方肥,心远貌亦古。老衲同我来,得句时一吐。物色尽诗材,笔底随指呼。行行更前之,系缆日未莫。转柂涉奔湍,支筇入幽坞。倦甚宿茅茨,睡熟不能寤。迟明又蓐食,凌风上前浦。重露雨点疏,晴岚云气布。蝗蝻尚飞扬,禾稼难爱护。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顾。念此一悄然,回舟双港渡。空羡皎然师,诗成有神助。
https://shici.929r.com/shici/6tXb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