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仲咸·其一》
《留别仲咸·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

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

唱和诗章收拾取,两家留与子孙吟。

(0)
注释
商岭:地名,可能指作者曾居之地。
知音:知己,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泪满襟:泪水浸湿了衣襟,形容极度悲伤。
头白:指年纪大了。
攀桂伴:比喻追求功名的人。
道消:道德或理想消失。
拔茅心:比喻被贬谪的苦楚。
同年分:科举考试同年中榜。
交契:深厚的友谊。
谪宦:被贬官或流放。
唱和诗章:互相作诗酬答的作品。
子孙吟:留给后代子孙吟诵。
翻译
在商岭度过的两年,有知己相伴实属不易,离别之际,心中的悲伤难以掩饰,泪水湿透衣襟。
忽然间,白发已生,不能再与追求功名的同伴共进,道义之途不再提及那些被迫流放的经历。
我们的科举考试偶然相遇,深厚的友情源于共同的贬谪命运。
让我们珍藏那些唱和的诗篇,留给子孙后代传诵吟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留别仲咸(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心情。

“二年商岭赖知音”,这里的“商岭”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而“赖知音”则表达了对朋友了解和支持的依赖,通过这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不舍。

“惜别难藏泪满襟”,这是对离别之情深沉而又无处安放的描写。泪水涟涟,表达了内心的哀伤与不舍。

“头白忽抛攀桂伴”,诗人借“头白”来形容时光飞逝和自己的年华老去,而“攀桂伴”则是指攀住高洁的桂树,比喻坚守高尚的情操或理想。这里传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友情难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道消休话拔茅心”,这句话中,“道消”意味着路途遥远,交流不易;“休话”则是希望在有限的话语中传达自己的情感;“拔茅心”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科名偶得同年分”,这里的“科名”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诗人与友人可能都有过科举之旅,而“同年分”则是他们可能在某个时期一起参加考试并取得了成绩。

“交契都因谪宦深”,这句话表达了朋友之间情谊的深厚,是通过长时间的共处和共同经历而建立起来的。

“唱和诗章收拾取”,诗人与友人相互唱和诗歌,收集并珍藏这些美好的瞬间。

“两家留与子孙吟”,这句话表达了希望这种友谊能够传承下去,让后代子孙也能吟诵这些诗篇,从而记住先辈们的深情厚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岁月和理想的珍视与不舍,以及对于友谊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南山律师赞

优波离后身,韦将军捧足。

布衣真童男,瓦钵天厨食。

咦,历劫戒光秋月明,南山静照烟霜色。

(0)

达磨赞·其三

脚下茎芦,到岸也未。直指人心,驴屁狗屁。

咦,千古丛林遭钝置。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

南泉麻谷与归宗,道眼元来总不通。

去礼国师瞻相好,区区只到半途中。

(0)

春至·其二

朝吟还自酬,暮吟还自酢。

年光整整来,山房人亦乐。

(0)

老梅

一度开花一度新,莫嫌终老旧花身。

文君头白空衔怨,不及枝间碧藓春。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七四

眉眼分明,风柳柔青。心胆纯一,野华吐赤。

了无物碍自由人,还得观音妙智力。

连城不割谁肯休,相如却夺秦王璧。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