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室花宫侧,洞房虚且深。
是为藏宛委,转可谢登临。
座有琴书润,窗无松竹音。
偶来成小坐,诸虑静愔愔。
朴室花宫侧,洞房虚且深。
是为藏宛委,转可谢登临。
座有琴书润,窗无松竹音。
偶来成小坐,诸虑静愔愔。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雅致的居所,充满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之美。诗人以“朴室花宫侧,洞房虚且深”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空间。这里不仅有花的点缀,还有洞房的幽深,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是为藏宛委,转可谢登临”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此处不仅是物理上的避世之所,更是心灵的归宿。宛委,原指古代藏书之处,这里借喻为知识与智慧的宝库,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远离世俗的纷扰,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座有琴书润,窗无松竹音”则通过具体的物品——琴、书,以及自然元素——松、竹,展现了居所内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自然之美。琴声悠扬,书香四溢,而窗外的松竹虽未直接入耳,却以其特有的韵律和生命力,为室内环境增添了生机与静谧。
最后,“偶来成小坐,诸虑静愔愔”表达了偶然来访者在此短暂停留时的感受。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中,所有杂念都仿佛被洗涤干净,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得内心平静的美好愿景。
雨馀新绿林初锁,风传睍睆声声可。
临流度陌弄晴晖,柳丝花片纷婀娜。
何处伤春不忍听,谁人求友最关情。
双柑斗酒两无赖,繁丝孤竹空复鸣。
参差流韵纱窗绿,金猊半灺兰烟馥。
想见茅檐力穑人,当作村头呼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