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时佥判·其三》
《挽时佥判·其三》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古风

灵辰不留兮,挽者迈迈。

羌前脩之典刑兮,何后生之昧昧。

平乡常人之号兮,岂直欲以之而自悔。

静观世道之日诡兮,盖亦恶夫奇奇而怪怪。

灵辰不留兮,路曼曼乎长夜。

歌薤露之三章兮,识者为之永嘅。

(0)
注释
灵辰:星辰。
挽者:挽丧者的人。
典刑:典范。
昧昧:迷茫。
平乡常人:普通人。
自悔:自我悔恨。
世道:世事。
日诡:变化无常。
路曼曼:路途漫长。
薤露:古代挽歌。
识者:有见识的人。
永嘅:长久哀叹。
翻译
星辰不再停留,挽者步履沉重。
效仿先贤的典范,为何后辈如此迷茫。
平凡人的称呼,岂止是自我悔恨的源头。
静静审视世事多变,厌恶那些奇异和怪诞。
星辰不再停留,前方道路漫长如黑夜。
吟唱薤露的三节,智者为此深深哀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时佥判(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王柏通过描述灵辰(星辰)的不留和路途的漫长,表达了对世道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平庸之辈的人物评判历史的愤懑情绪。

“灵辰不留兮,挽者迈迈。”这里的“灵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挽者迈迈”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反映出一种对于历史进程中美好事物不为世人所留恋的哀伤。

接下来的“羌前脩之典刑兮,何后生之昧昧。”则是在批评那些在历史上犯有严重错误的人,他们的行为如同夜色一样昏暗不明,无法为后世所接受。

诗中的“平乡常人之号兮,岂直欲以之而自悔。”表达了对那些平庸无奇,但却自命不凡的人物的讽刺。这些人试图通过历史的评判来为自己贴金,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和评价往往是肤浅且有悔意。

“静观世道之日诡兮,盖亦恶夫奇奇而怪怪。”诗人在这里静心观察世间的变幻,不禁对那些表面上看似奇特、实则荒谬的事物表示出厌恶。这种对世事的看法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最后,“灵辰不留兮,路曼曼乎长夜。”再次强调了“灵辰”即光明希望的消逝,以及人生旅途的漫长与黑暗。这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色彩和主题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代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哀愁和无奈的情绪,是一首富含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寄答蜀方伯朱明虹·其二

芙蓉城阙锦江头,曾拥鸾笺侍唱酬。

一去关河怜阻绝,几年鱼雁怨沉浮。

夜占益部星辰远,日对燕山雨雪愁。

花径药阑风雅剩,何时重许嗣芳游。

(0)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二

邃谷长林隐者宫,王图帝略一廛中。

青编夜听镫前雨,黄犊春行陇上风。

菽水已知移孝具,草庐未展济时功。

涸麟亦自沾升斗,时傍衡门问伏龙。

(0)

送郑司训

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

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

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

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

(0)

送傅少岩巡按贵州

颖国流风不乏贤,如君文采自翩翩。

殿中日照宫花绣,柱后风清贵竹烟。

谏议旧持金马节,西南重拟白狼篇。

幨帷驻处应相忆,可少缄书过雁前。

(0)

寄哭缪方石四首·其三

往时并马出京华,共指沧洲结钓槎。

回首旧盟寒鹿豕,惊心新岁在龙蛇。

阮生从此虚双屐,庄子凭谁说五车。

欲上望乡台送目,不禁魂断后归鸦。

(0)

寄哭缪方石四首·其一

政术文章两擅名,青云白石独留情。

一官鸡肋知谁巧,几载莬裘早自营。

人世若逢金鼎就,帝居已促玉楼成。

天涯一掬生刍泪,洒向何年宿草青。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