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国流风不乏贤,如君文采自翩翩。
殿中日照宫花绣,柱后风清贵竹烟。
谏议旧持金马节,西南重拟白狼篇。
幨帷驻处应相忆,可少缄书过雁前。
颖国流风不乏贤,如君文采自翩翩。
殿中日照宫花绣,柱后风清贵竹烟。
谏议旧持金马节,西南重拟白狼篇。
幨帷驻处应相忆,可少缄书过雁前。
此诗《送傅少岩巡按贵州》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描绘颖国之风与贤士形象,以及对傅少岩即将前往贵州巡按的深情寄语,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官员品德的期许。
首联“颖国流风不乏贤,如君文采自翩翩”,开篇即以颖国之风喻指人才辈出的传统,赞美傅少岩文采斐然,才华出众,如同颖国之风一般,不缺乏贤能之士。
颔联“殿中日照宫花绣,柱后风清贵竹烟”,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殿中的阳光照耀着绣花般的宫花,象征着傅少岩在朝廷中的光辉形象;柱后的清风拂过,带来贵竹的烟雾,暗喻其品德高洁,如同竹子一般坚韧不屈。
颈联“谏议旧持金马节,西南重拟白狼篇”,进一步赞扬傅少岩作为谏议官时的忠诚与正直,以及他即将前往西南地区巡按时的决心与责任感,如同撰写白狼篇般,为地方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尾联“幨帷驻处应相忆,可少缄书过雁前”,表达了对傅少岩离别之际的不舍之情,幨帷代表行旅,驻处意味着停留之处,暗示傅少岩虽远行,但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人;“可少缄书过雁前”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傅少岩能够及时传递书信,保持联系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傅少岩个人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即将执行任务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官员品德的重视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职责与道德操守的期待。
淮南路。正值嵩阳归去。
梨花晚、寒食初过,与汝东湖最深处。夜凉倾斗醑。
听拨银筝无数。
扶红袖、酒醒回时,长是城头鼓声曙。恨一别如雨。
更南北东西,春还秋暮。许昌宫里留君住。
任作赋繁台,题诗梁苑。何期此地复相遇。
仿佛似前度。看舞。郡中署。便图遍屏山,歌残烛树。
送君还上棠溪渡。望长淮千里,依然东注。
那堪言别,况绿柳,渐飞絮。
丁巳之春,我来沪渎,喜遇西园。
念当日闻声,有如日下,今朝高会,竟在云间。
江薛才华,庾徐藻采,所著佳文是偶言。
笺题外,有吹蓬小令,折竹新篇。桃花初涨平川。
又风起城头扑柳绵。
自画阁摊书,谈深烛下,闲堂赠妓,肠断樽前。
两次三番,风晨雨夕,是处相逢非偶然。
沟头水,问东西会合,知在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