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二》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二》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邃谷长林隐者宫,王图帝略一廛中。

青编夜听镫前雨,黄犊春行陇上风。

菽水已知移孝具,草庐未展济时功。

涸麟亦自沾升斗,时傍衡门问伏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在幽谷深林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国家大计的思考与关注。

首联“邃谷长林隐者宫,王图帝略一廛中”,开篇即点出隐者所处环境的幽静与远离尘嚣,同时也暗示了隐者虽隐居山林,但心系天下,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关注。这里的“王图帝略”指的是帝王的谋略与宏图,隐者虽不在朝廷,却能洞察时局,体现了其高远的见识与深沉的忧国情怀。

颔联“青编夜听镫前雨,黄犊春行陇上风”,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生活场景。夜晚,他坐在灯下翻阅古书,倾听窗外的雨声,这既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自然界的感悟。春天里,黄牛在田间劳作,微风吹过,带来生机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隐者既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又不脱离现实生活的态度。

颈联“菽水已知移孝具,草庐未展济时功”,表达了隐者虽然身处简陋的草庐之中,但心中已有孝顺父母、报效国家的意愿。这里“菽水”借指日常生活的简单满足,“移孝”则意味着将孝道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不仅孝敬父母,也致力于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草庐未展济时功”则表明隐者虽暂时隐居,但内心充满着为时局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

尾联“涸麟亦自沾升斗,时傍衡门问伏龙”,以“涸麟”自比,比喻自己虽处于困境,但仍渴望得到帮助或启示,如同干涸的麒麟希望能得到一滴雨水的滋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希望有机会接近那些能够指点迷津、引领时代的人物(“伏龙”),共同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依然抱有积极向上、寻求变革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者独特的生活哲学与人生追求,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尚古六首·其二贾少年

雒阳年少人,立谈长太息。

天子议公卿,诸老逊英识。

更定不少宽,绛灌驱之亟。

有君如汉文,怀才良堪恻。

当年稍优游,大臣可浸潗。

后之君子曰,将以此为术。

娩默槃崇高,养錞百无失。

(0)

春闺八首·其八

闻道幽燕地,春寒雪犹花。

灯前捣衣寄,要襋冷霜华。

明朝辞素手,迢递向天涯。

传语好人服,无令黄里嗟。

(0)

游仙诗·其一

梧桐窠凤凰,叶向秋风飞。

奇龄虽过百,乐事当乘时。

周驭不停轨,汉盘玉露滋。

爰有容成公,发黑齿复儿。

亦有报韩者,先后帝王师。

圯上契幽叟,终与赤松子。

功成能永誉,仙类良足晞。

(0)

广再陷·其三

巢覆几遗卵,泥空并坏梁。

可怜歌舞地,翻尽战争场。

作镇非羊杜,殉城愧许张。

不知何处所,奔走自狼忙。

(0)

春园十首·其一

莺儿学语不成歌,鸠妇频呼更若何。

储得浊漻三百斛,冶游争奈雨云多。

(0)

题陈虎顺东皋诸景五首·其一最胜楼

高楼锁翠微,仙子晚牵衣。

时见山下人,往来如鸟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