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上林杪,柴门已云开。
邻翁携酒至,慰我平生怀。
谓我胡不仕,恐于大义乖。
历观古贤达,未必终幽栖。
况子有远志,何必混途泥。
翁言意良厚,我情非所谐。
简书有夙训,前途安得迷。
君看倦飞鸟,多恋故林回。
曙色上林杪,柴门已云开。
邻翁携酒至,慰我平生怀。
谓我胡不仕,恐于大义乖。
历观古贤达,未必终幽栖。
况子有远志,何必混途泥。
翁言意良厚,我情非所谐。
简书有夙训,前途安得迷。
君看倦飞鸟,多恋故林回。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九)》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曙色上林杪”写出了晨光初照,树木梢头染上了淡淡的曙光,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柴门已云开”暗示主人家门早已敞开,迎接友人来访。
邻居带着酒前来,以酒为媒介,表达对诗人的关心和理解,试图劝说他出仕,以免违背大义。诗人通过“谓我胡不仕,恐于大义乖”回应,表示自己虽然受到劝告,但内心并不认同,因为古代贤达并非个个终其一生隐居。
诗人引用“历观古贤达,未必终幽栖”,进一步强调即使有志向,也不必拘泥于世俗道路,暗示自己有更高的追求。他对邻居的好意表示感谢,但坚持自己的选择,认为早有家训引导,不会迷失方向。
最后,诗人以“君看倦飞鸟,多恋故林回”作结,借飞鸟倦飞归巢的形象,表达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相呼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守。
辽河日以阴,下营一何长。
匈奴十万骑,土蛮狡而狂。
幕府肃东征,威震及朔方。
清野尽收保,师行遂张皇。
一军薄鞍山,一军驰沈阳。
定策捣胡垒,戈甲耀日光。
出塞二百里,努力事战场。
刃胡殆千级,杀气天苍茫。
海北三四州,分旗扫边疆。
恺旋旆言入,露布归明堂。
铭勋勒崔嵬,彤弓受言藏。
丈夫志万里,咏言增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