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古树常占岁,在昔曾看北海碑。
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
桫椤古树常占岁,在昔曾看北海碑。
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桫椤树》,通过对桫椤古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桫椤古树常占岁”写出了桫椤树古老而长久的存在,暗示其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次句“在昔曾看北海碑”则将视线拉回到过去,提及了与树相关的历史遗迹,增加了树的历史厚重感。
后两句“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转而描绘现实,言及四方丰收的景象,然而古树的荣枯变迁并未被提及,引发读者对古树命运的思考。诗人以树喻人,暗示即使时代变迁,个人或事物的兴衰难以预料,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体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竟宁阏氏出塞城,鼙婆声断凄龙庭。
边云竟与汉月隔,野草空作春风青。
汉庭公卿无远举,却使娇姿嫁□□。
岂知刘白与杨樊,复把丹青罔人主。
当时国计不足论,佳人失节尤可叹。
一从雕陶莫皋立,回首不念稽侯栅。
纲常紊乱乃至此,千载玉颜犹可耻。
蛾眉傥不嫁单于,灭火安知非此水。
良工妙画不必观,勿因一女讥汉元。
宫闱制驭苟失道,肘腋变起非一端。
君不见玉环自被胡雏污,岂是丹青解相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