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桫椤树》
《桫椤树》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桫椤古树常占岁,在昔曾看北海碑。

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uōluóshù
sòng / méiyáochén

suōluóshùchángzhànsuìzàicéngkànběihǎibēi

jīnfāngrěnzhīróngcuìxiàngzhī

注释
桫椤: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象征长寿或古老的文化遗产。
北海碑:可能指历史遗迹或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代指过去的记忆。
四方:指全国各地。
大稔:丰收,农作物大量成熟。
荣悴:繁荣和衰败,形容事物的兴衰变化。
翻译
桫椤古树长久占据岁月,过去曾在北海碑文中见到过。
如今各地丰收普遍,不知这棵古树的繁荣或衰败会落在哪一根枝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桫椤树》,通过对桫椤古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桫椤古树常占岁”写出了桫椤树古老而长久的存在,暗示其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次句“在昔曾看北海碑”则将视线拉回到过去,提及了与树相关的历史遗迹,增加了树的历史厚重感。

后两句“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转而描绘现实,言及四方丰收的景象,然而古树的荣枯变迁并未被提及,引发读者对古树命运的思考。诗人以树喻人,暗示即使时代变迁,个人或事物的兴衰难以预料,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体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古乐府

青天含翠彩,素日扬清晖。

(0)

兴平中吴中童谣

黄金车,班兰耳。开阊门,出天子。

(0)

石鼓诗十首·其八马荐篇

□□□天□虹□皮□□□走。䮺䮺马荐。

□□䒖䒖。??雉血。□心其一。

□□□□□□□□□□□□□□之。

(0)

昭君出塞图

竟宁阏氏出塞城,鼙婆声断凄龙庭。

边云竟与汉月隔,野草空作春风青。

汉庭公卿无远举,却使娇姿嫁□□。

岂知刘白与杨樊,复把丹青罔人主。

当时国计不足论,佳人失节尤可叹。

一从雕陶莫皋立,回首不念稽侯栅。

纲常紊乱乃至此,千载玉颜犹可耻。

蛾眉傥不嫁单于,灭火安知非此水。

良工妙画不必观,勿因一女讥汉元。

宫闱制驭苟失道,肘腋变起非一端。

君不见玉环自被胡雏污,岂是丹青解相误。

(0)

莫折花

莫折花,折花损新枝。结根同美好,忍此生别离。

不如坐花下,长醉春风时。

(0)

题赵鸥波古木竹石图

水晶宫里人如玉,窗瞰鸥波可钓鱼。

秀石疏林秋色满,时将健笔试行书。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