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痾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痾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其四)石兰》,通过对“石兰”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石兰独特性质的理解。首句“言石曾非石上生”,暗示石兰并非自然生成,而是人工培育或象征某种超越物质的品质;“名兰乃是兰之类”进一步强调石兰虽名为石中之物,却具有兰花般的高洁品性。接下来,“疗痾炎帝与书功”,将石兰与神话中的炎帝联系起来,赋予它治疗疾病的能力,体现了古人对其神奇效能的想象;“纫佩楚臣空有意”,则借楚国臣子对兰花的热爱,表达对石兰美德的向往,然而现实里只能空有欣赏之意,无法真正佩戴。整体来看,此诗通过象征和寓言手法,赞美了石兰的药用价值和精神象征,以及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天台四万八千丈,一根直下寒银浪。
青莲老子夜不眠,往往飞魂到其上。
诗情不减流白云,千载重见戴叔伦。
莲花峰下赤城洞,芒鞋翻笑山中人。
秋风孤篁八九尺,老面百摺赪铜色。
田文席上摩吟髭,鹘立苍苔烟雨黑。
我家竹屋栖龙冈,夜捣孤月餐寒霜。
醉骑白鹿军峰下,一见赠我青瑶珰。
南山台前春正好,万壑千涯清梦晓。
苍苔石磴抚阑干,往事飞鸿天亦笑。
君今东首回牙樯,我亦西去凌苍苍。
截江桥南春水急,酒酣不记攀垂杨。
军峰江南最高处,我上峰头望君去。
归时定入天台山,举首云间一相顾。
昔人为太守,南物不入囊。
亦有市文集,悔恨不能忘。
所以致平理,闾阎富而康。
泉民困赋役,脱身事舟航。
绝域在何许,羁留动经霜。
南风不堪托,十发五飘扬。
过期不见归,妻子泣相望。
所得知几何,旧债未及偿。
公家既重征,忍痛如刳肠。
况复吏不仁,低价尽取将。
民财本膏血,舶货尤可伤。
吾闻坡仙言,犁牛博沉香。
燔牛以祈福,鬼神尚弗享。
安可以人命,缄封寿侯王。
上天不可欺,厥咎必有当。
近年有贤守,永嘉詹事王。
不买一钱物,至今垂耿光。
后来岂无继,落落难为常。
祇今逢右史,真节动八方。
江东百万户,水旱俱不荒。
明时岂惮黩,实欲重淮阳。
舶使出名门,家传饶清芳。
玉雪两相映,酷热变寒凉。
预听桐城谣,合浦珠还乡。
《送真右史守泉》【宋·陈宓】昔人为太守,南物不入囊。亦有市文集,悔恨不能忘。所以致平理,闾阎富而康。泉民困赋役,脱身事舟航。绝域在何许,羁留动经霜。南风不堪托,十发五飘扬。过期不见归,妻子泣相望。所得知几何,旧债未及偿。公家既重征,忍痛如刳肠。况复吏不仁,低价尽取将。民财本膏血,舶货尤可伤。吾闻坡仙言,犁牛博沉香。燔牛以祈福,鬼神尚弗享。安可以人命,缄封寿侯王。上天不可欺,厥咎必有当。近年有贤守,永嘉詹事王。不买一钱物,至今垂耿光。后来岂无继,落落难为常。祇今逢右史,真节动八方。江东百万户,水旱俱不荒。明时岂惮黩,实欲重淮阳。舶使出名门,家传饶清芳。玉雪两相映,酷热变寒凉。预听桐城谣,合浦珠还乡。
https://shici.929r.com/shici/MULEXn.html
人生重五马,亦须在中州。
若弟虚慕名,不惮南荒陬。
何如贰近郡,责轻俸仍优。
亲老可近侍,取廉不嫌求。
勿信他人语,只足企前脩。
我衰又多病,卧家将四秋。
小池有芰荷,迟子来共游。
作诗送行李,勇返勿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