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似游龙带郭斜,兰台池馆桂丛花。
江陵沙起刘虬隐,南浦堂开孺子家。
百代风流看笔札,一时宾客在烟霞。
圣朝谁道东陵贵,唯有青门五色瓜。
水似游龙带郭斜,兰台池馆桂丛花。
江陵沙起刘虬隐,南浦堂开孺子家。
百代风流看笔札,一时宾客在烟霞。
圣朝谁道东陵贵,唯有青门五色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美景的画面。首句“水似游龙带郭斜”,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水流蜿蜒曲折,如同游动的龙带般环绕着城郭,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接着,“兰台池馆桂丛花”一句,将视线转向了精致的园林景观,兰花台、池塘、馆舍以及桂树丛中的花朵,构成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场景。
“江陵沙起刘虬隐,南浦堂开孺子家”两句,通过典故引入,展现了历史人物与地点的关联。江陵沙起,可能暗指刘虬隐居之地的环境,而南浦堂开则与孺子家相关联,通过这些历史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和历史感。
“百代风流看笔札,一时宾客在烟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笔墨与风流并提,暗示了文人雅士的才华与风度,同时“宾客在烟霞”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
最后,“圣朝谁道东陵贵,唯有青门五色瓜”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朝政治的某种态度,同时也借东陵与青门五色瓜的典故,寓意深刻,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元祐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指收乾坤。
素冠俛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早年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韩城父老傥改作,为报及此高闾门。
记得相逢否,当时在海东。
别离千里外,倏忽十年中。
迹异名尤异,心同齿更同。
终期再清会,文酒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