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国寺》
《宁国寺》全文
宋 / 邵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地胜千岩秀,名高万古存。

丹崖纪灵躅,绀宇蔽祇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

会心多兴趣,随意坐林樊。

(0)
翻译
这里的景色胜过千座秀丽的山岩,名声流传万世永存。
红色的崖壁记录着神圣的足迹,深蓝色的庙宇掩映在祇园之中。
古老的树木垂下藤蔓的阴影,幽静的池塘倒映着苔藓的痕迹。
在这里,我心中充满乐趣,随意坐在树林之中享受宁静。
注释
地:地点。
胜:优美的。
千岩:众多山岩。
秀:秀丽。
名:名声。
高:崇高。
万古:永远。
存:留存。
丹崖:红色的崖壁。
纪:记录。
灵躅:神圣的足迹。
绀宇:深蓝色的庙宇。
祇园:古代的园林或圣地。
树老:老树。
垂:垂挂。
藤影:藤蔓的影子。
池幽:池塘幽深。
浸:倒映。
藓痕:苔藓的痕迹。
会心:领会心情。
多:很多。
兴趣:乐趣。
随:随意。
坐:坐下。
林樊:树林中的篱笆或自然环境。
鉴赏

这首宋诗《宁国寺》描绘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寺庙景象。首句"地胜千岩秀"赞美了宁国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山岩峻峭,景色秀丽。次句"名高万古存"则强调了寺庙历史久远,声名卓著。接下来的"丹崖纪灵躅,绀宇蔽祇园"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特色,红色的崖壁记录着神圣的足迹,深色的建筑掩映在园林之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寺内的环境,老树下垂的藤蔓投下斑驳的光影,静谧的池塘里苔藓痕迹清晰可见。最后两句"会心多趣味,随意坐林樊"表达了诗人在此处感受到的宁静与乐趣,可以随性自在地在林间小憩,享受内心的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国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古寺的深深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邵輶
朝代:宋

邵輶,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为新城主簿(明万历《新城县志》卷四)。后知昆山县(明嘉靖《昆山县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乌程贰教李春夫四首·其三西江考艺

奎壁腾辉蚤,钧衡入聘新。

由来斲轮手,解识运斤人。

剖璞求良玉,扬澜起伏鳞。

至今天上榜,多是鹿鸣宾。

(0)

重建温国文正公祠堂颂

堂宇翼翼,子孙之式。于昭穆清,先祖孔怿。

既合既具,笾豆有奕。维垣维屏,陟降有秩。

不庶以靡,先□之则。绵绵夏邑,逖逖温国。

勿替嗣之,永世无斁。

(0)

胡咏竹隐君挽歌

大隐卜龙川,疑君楚泽贤。

纫兰思旧制,咏竹简遗编。

壑有藏舟地,人无问字年。

黄山仍似昨,丹灶独萧然。

径草晞春露,溪松偃暮年。

朅来一南眺,不见客星悬。

(0)

南京十咏·其一钟山叠翠

自是皇都第一山,峰峦高下似龙蟠。

岚光翠满金银阙,秀气青连虎豹关。

瑶草不随秋意老,琪林长共晓霜寒。

年年涧谷蒸云气,散作甘霖宇宙间。

(0)

夏日院中遣兴

荷叶池塘四月初,满庭梅雨正疏疏。

心閒已悟天无际,性静应知乐有馀。

架上诗书频检阅,环中光景任盈虚。

铁冠御史谁能识,隐几无言学养愚。

(0)

孝友堂诗

名家系绪出蓝田,阀阅重光属后贤。

堂上慈亲娱好景,眼中诸季羡英年。

丛萱蔼蔼迎春秀,华萼辉辉向日妍。

膝下每联鸿雁影,閒居时诵鹡鸰篇。

鸾回紫诰承恩宠,蚁泛琼觞介寿筵。

綵服戏时情最洽,锦舆行处乐尤便。

幕中黄雀充庖美,泉里金鱼入馔鲜。

冠盖久依双阙下,埙篪常奏百花前。

承家玉树遥相映,报国丹心祗自悬。

顾问日聆天语近,追趋时听屦声传。

春官典礼仪文秩,晓殿崇班位望全。

数载亲闱勤定省,几回使节任旬宣。

政怀喜惧心逾切,夙秉忠诚志益坚。

书纪君陈垂往牒,诗陈张仲著遗编。

声华独继千年后,孝友真为百行先。

拟述勋名昭盛美,迂疏愧乏笔如椽。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