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新桐过影小窗西,惊心已春残。
是连番风雨,昨宵轻暖,今日余寒。
兴懒都妨屐齿,藓径镇长闲。
时复抛书起,独自凭阑。
遥想楼居吴苑,看绕田绿水,排闼青山。
怅归耕无分,寥落送华年。
忍枝头、夭桃繁杏,向晚来、飘砌碎红斑。
休延伫,尽东风好,高处应难。
渐新桐过影小窗西,惊心已春残。
是连番风雨,昨宵轻暖,今日余寒。
兴懒都妨屐齿,藓径镇长闲。
时复抛书起,独自凭阑。
遥想楼居吴苑,看绕田绿水,排闼青山。
怅归耕无分,寥落送华年。
忍枝头、夭桃繁杏,向晚来、飘砌碎红斑。
休延伫,尽东风好,高处应难。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逝未尽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渐新桐过影小窗西”写新桐的影子在西窗边逐渐拉长,暗示时光流转,春光消逝。"惊心已春残"直接表达了对春去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是连番风雨,昨宵轻暖,今日余寒”描绘了天气的反复变化,从昨夜的微暖到今天的残留寒意,反映出春天的不稳定和易逝。诗人因之而感到兴致索然,"兴懒都妨屐齿,藓径镇长闲",表示他懒得外出,常在苔径上独行,流露出孤独与寂寥。
“时复抛书起,独自凭阑”描绘了诗人读书之余,时常起身倚靠栏杆,遥望远方,思绪万千。他想象着远方吴苑的楼居,那里有环绕的绿水和青山,然而现实却是“怅归耕无分”,感叹自己无法归隐田园,度过这寂寞的岁月。
最后,“忍枝头、夭桃繁杏,向晚来、飘砌碎红斑”描绘了桃花和杏花凋零的场景,增添了伤感的气氛。诗人劝慰自己不必长久停留,因为“休延伫,尽东风好,高处应难”,春风虽美,但登高远眺,恐怕只会让离愁更浓。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