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池塘四月初,满庭梅雨正疏疏。
心閒已悟天无际,性静应知乐有馀。
架上诗书频检阅,环中光景任盈虚。
铁冠御史谁能识,隐几无言学养愚。
荷叶池塘四月初,满庭梅雨正疏疏。
心閒已悟天无际,性静应知乐有馀。
架上诗书频检阅,环中光景任盈虚。
铁冠御史谁能识,隐几无言学养愚。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庭院中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首句“荷叶池塘四月初”以荷叶与池塘为背景,点明了季节与地点,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接着,“满庭梅雨正疏疏”描绘了梅雨季节特有的景象,雨丝轻柔地洒落在庭院之中,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心閒已悟天无际,性静应知乐有馀”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的深刻理解,认为心灵的宁静能够让人领悟到世界的广阔与生命的丰富。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和谐的生活态度。
“架上诗书频检阅,环中光景任盈虚”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态度。他经常翻阅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既欣赏其盛时的繁华,也接受其衰败的自然规律。
最后,“铁冠御史谁能识,隐几无言学养愚”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铁冠御史”比喻官场上的权贵,暗示诗人远离尘嚣,不为名利所动,选择了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通过“隐几无言”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平和、远离世俗喧嚣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洞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
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
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
世波虽怒,而难移砥柱之操。
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
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
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
岂平章佛法之宰相,乃檀越丛林之韵人也耶。
以铁作喙,名无有双。老住回雁,道冠湘江。
神机之妙,如钟在撞。为功德林,为精进幢。
不动声气,天魔自降。怀我云庵,黄龙的嗣。
说法如云,纵横放肆。孰知此老,胆气相似。
大法付授,良亦在此。是名关西,克家之子。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枣柏大士画像赞》【宋·释德洪】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https://shici.929r.com/shici/NguiSr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