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
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
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
世波虽怒,而难移砥柱之操。
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
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
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
岂平章佛法之宰相,乃檀越丛林之韵人也耶。
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
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
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
世波虽怒,而难移砥柱之操。
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
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
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
岂平章佛法之宰相,乃檀越丛林之韵人也耶。
此诗由宋代高僧释德洪所作,名为《山谷老人赞》。诗中以“山谷老人”为喻,描绘了一位深谙佛法、通晓诗文的高人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这位老人超凡脱俗的境界。
“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老人的眼界广阔,气度非凡,仿佛能以一己之力覆盖整个九州大地。
“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进一步描述老人的言语充满智慧与灵性,如同春风拂面,给人以温暖与生机。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通过“排黄龙之三关”的典故,表现老人的智慧与勇气,能够超越凡圣之别,无所畏惧。
“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以“竖宝觉之一拳”比喻老人的行动果断有力,任何阻碍都无法阻挡其前进。
“世波虽怒,而难移砥柱之操”,即使外界环境再恶劣,也无法动摇老人坚定的意志,犹如砥柱屹立不倒。
“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即便老人在诗文上有极高的成就,但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因名声而骄傲自满。
“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将老人的情感比作维摩诘菩萨,虽然深沉而丰富,却似乎缺少了某种神秘而美丽的点缀,暗示老人还有更高的追求。
“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以赤头璨比喻老人的心灵纯净无瑕,但又佩戴着象征世俗的折角幅巾,显示其既超脱又不失人间烟火气。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老人”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深厚的佛法修为和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其超然物外、心系众生的高尚人格。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