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琼大师归禅寂》
《送琼大师归禅寂》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近闻禅寂似丛林,总众能为世所钦。

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

盛夏入城缘厎事,扁舟湘水独相寻。

(0)
鉴赏

这首诗《送琼大师归禅寂》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寂生活的高洁与大师归隐的决心。诗中以“近闻禅寂似丛林”开篇,巧妙地将禅寂生活比作繁茂的丛林,既表现了禅修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大师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总众能为世所钦”,表达了禅寂中的僧侣们因其修行之精进而受到世人尊敬的情景,体现了佛教精神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接着,“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这两句诗揭示了大师在面对世俗诱惑时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坚持真实修行的坚定意志,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通过服饰和语言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大师归隐前后的状态,强调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传统与地方文化的尊重与融合。最后,“盛夏入城缘厎事,扁舟湘水独相寻”,则以夏日入城与湘水泛舟的对比,表达了大师对尘世的暂时远离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外界的某种联系并未完全切断,展现出一种既超然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禅寂生活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师个人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一种独特理解和欣赏,体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对自然、人性及社会现象深刻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诸将八首·其二

诸将才猷岂尽奇,大都力战各乘时。

黄毛近怕庄游击,黑面休誇李太师。

(0)

望上清山三首·其二

碧山新起赤霞宫,玉带真人晓御风。

金检奏回天一笑,九霄来往鹤如虹。

(0)

寄别陶生

青云峰下紫云生,中有花树春鸟鸣。

听鸟看云一杯酒,黄尘回首万家城。

(0)

送人入蜀

锦江风高生夕波,芦荻萧萧秋雁多。

问尔乡关何处是,巴人时唱下渝歌。

(0)

正德元年郊祀歌十首·其十

金舆还内放人看,万户千门震地欢。

绣扇徐开龙虎气,君身不动泰山安。

(0)

正德元年郊祀歌十首·其六

神来击鼓复吹簧,一道虹飞万丈光。

阊阖清风摇玉烛,至尊独立殿中央。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