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己》,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知己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在秋日的孤独感受。首句“念子隔江海”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跨越江海的距离显得思念尤为深切。接着,“浩然时已秋”描绘出秋季的广阔与寂寥,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蝉鸣关外树”以蝉鸣声衬托出关外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隔两地,只能听到远方的蝉鸣。而“人在水边楼”则描绘出诗人自己的孤独身影,身处水边的楼阁,更显其内心的孤寂。
“发白犹搜句”写诗人即使年华已逝,仍坚持创作,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在这样的清静时光里,“尚旅游”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有机会与友人相聚,一同游历的愿望。
最后两句“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诗人想象在漫长的夜晚,他无法入眠,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无尽思念,这孤舟之上,更是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自身的行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知己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怀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