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云》
《看云》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0)
注释
何峰:哪一座山峰。
触石:碰到石头。
湿苔钱:湿润的苔藓,形状像钱币。
高风:强劲的风。
离瀑泉:离开瀑布和泉水。
深处:幽深的地方。
卧来:躺下来。
真隐逸:真正的隐居生活。
上头:高处。
行去:行走。
神仙:比喻超脱尘世的人。
千寻:形容极深,古时一寻为八尺。
有影:有倒影。
沧江底:江水深处。
万里:形容极远。
无踪:没有踪迹。
碧落边:蓝天的边际。
长忆:常常回忆。
旧山:昔日的山峦。
青壁里:青山的崖壁之中。
绕庵:围绕着禅房。
闲伴:悠闲地陪伴。
老僧禅:老和尚的禅修。
翻译
哪座山峰碰触岩石湿润了苔藓的钱币模样,随即追随高风远离了瀑布清泉。
在幽深之处躺卧便是真正的隐居,攀登至高处行走便是神仙般的体验。
即使在千尺之下江水深处尚有倒影,跨越万里之遥在蓝天边际也无迹可寻。
常常回忆起旧日山峦中青色的崖壁里,环绕着禅庵悠闲地陪伴着老僧参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在开篇,"何峰触石湿苔钱"以鲜明的画面展现了山中的清新气息,"便逐高风离瀑泉"则表现了诗人追求更为清新的意境。接着,"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以及这种生活让人仿佛达到超脱尘世、与神通灵的状态。

中间两句"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通过对比,强化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远离尘嚣。最后,"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山居生活的怀念,以及与老僧共度清净时光的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寓言题僧

劫风火起烧荒宅,苦海波生荡破船。

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

(0)

永城使风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

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

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0)

送崔邠拾遗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

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

谏修郊庙开宸虑,议按休徵浅瑞图。

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0)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金印垂鞍白马肥,不同疏广老方归。

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

节比青松当涧直,心随黄雀绕檐飞。

乡中贺者唯争路,不识传呼獬豸威。

(0)

卧病书怀

苦心三十载,白首遇艰难。

旧地成孤客,全家赖钓竿。

貌衰缘药尽,起晚为山寒。

老病今如此,无人更问看。

(0)

送邵兵曹归江南

春风杨柳陌,连骑醉离觞。

千里远山碧,一条归路长。

花开愁北渚,云去渡南湘。

东望濛濛处,烟波是故乡。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