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城使风》
《永城使风》全文
唐 / 卢象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

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

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chéng使shǐfēng
táng / xiàng

chángfēngqiūhánluòhuī
niǎoxiànglínwǎnfānxiāngzhúfēi

chóngshēngchūluàncǎoshuǐbáoxíng
biéxiāngdàoyōuyōujīnshǐguī

注释
长风:秋风,强劲的风。
秋色:秋天的景象,此处指凄凉的景色。
细雨:小雨。
落晖:夕阳的余光。
夕鸟:傍晚归巢的鸟。
林去:飞向树林。
晚帆:傍晚航行的船只。
相逐飞:互相追逐飞行。
虫声:虫子的叫声。
乱草:杂乱无章的草丛。
水气:水蒸气,湿气。
薄行衣:薄薄地沾湿了行人的衣服。
一别:长久的离别。
故乡道:家乡的道路。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缓慢。
今始归:现在才开始返回。
翻译
秋风吹起,带来了凄凉的景色,细雨中弥漫着夕阳的余晖。
傍晚的鸟儿飞向树林,晚归的船只彼此追逐在水面。
虫鸣从杂乱的草丛中传出,水汽轻轻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离别家乡的道路已久,如今才悠悠地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故乡的深情留恋。开篇“长风起秋色”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浓郁的场景,秋风吹拂,树叶变黄,天空呈现出一片萧瑟的秋色。

接下来的“细雨含落晖”则描绘了轻柔细雨中透出的阳光,这种温婉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诗中的“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展示了秋天黄昏时分动物归巢和人们行走的画面,生动传神。

在“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中,作者细致地捕捉到了秋日的微妙之处。虫鸣于杂乱的野草之间,水汽渗透于轻薄的衣物,这些都是秋天独有的景象和感觉。

最后,“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留恋和归乡时的心境。这里的“悠悠”两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往昔岁月的深沉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精细刻画,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度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卢象

卢象
朝代:唐

卢象,唐(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字纬卿,汶水人。(唐才子传云:鸿之侄。恐不确)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携家久居江东。开元中,与王维齐名。仕为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深器之。累官司勋员外郎。象名盛气高,少所卑下,遂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安禄山之乱,象受伪署,因贬永州司户。起为主客员外郎,道病,遂卒于武昌。象著有文集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画梅一枝题赠潘恂九还巴陵

秋风满襟袖,归棹洞庭阴。

一醉写疏影,岁寒盟此心。

(0)

戏题妙峰庵石壁

一杖曾携到酒泉,近来偏只伴枯禅。

明朝准向兰陵去,花雾濛濛稳醉眠。

(0)

樊樊山先生赐题双修阁近作诗片七律一首谨次元韵赋谢·其一

吐握常开北海尊,三吴士女昔沾恩。

探骊艺苑传仙笔,化鹤桑田忆梦痕。

汲古曾稽中垒传,学诗欲叩鲁班门。

前人牙慧休重拾,手泽长真十卷存。

(0)

夜闻西风大起有怀文波四妹

西风飒然至,万树动秋声。

怀汝不成寐,长歌空复情。

愿言生两翼,乘此便东征。

细语别来事,宵深酒共倾。

(0)

望终南

终南晴后势崔鬼,积雪皑皑万壑堆。

天外奇峰连日白,山头老树尽花开。

惊风摧木号阴岭,冻瀑挟冰走涧雷。

晓起长安排闼望,岚光如水入城来。

(0)

仲昭家薇花红出墙外

听得诗声隔绛纱,一双燕子巧藏花。

玲珑莫搦胭脂雪,但倩仙人鸟爪爬。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