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前辈后,不及识诸公。
每读诸公集,想见其音容。
圣俞仁庙时,欧公最相知。
春风一杯酒,夜坐数章诗。
雍容长者风,忠厚君子辞。
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
衮衮鸣山泉,款款语亲闱。
试一涉其流,超然忘百忧。
后辈亦有作,岂曰不冥搜。
雕琢伤正气,磔裂无全牛。
堙郁暗大理,矜夸堕轻浮。
所以圣俞诗,把玩不能休。
死者如可作,吾其与之游。
吾生前辈后,不及识诸公。
每读诸公集,想见其音容。
圣俞仁庙时,欧公最相知。
春风一杯酒,夜坐数章诗。
雍容长者风,忠厚君子辞。
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
衮衮鸣山泉,款款语亲闱。
试一涉其流,超然忘百忧。
后辈亦有作,岂曰不冥搜。
雕琢伤正气,磔裂无全牛。
堙郁暗大理,矜夸堕轻浮。
所以圣俞诗,把玩不能休。
死者如可作,吾其与之游。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读梅圣俞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诗人梅尧臣(即梅圣俞)的崇敬之情,以及通过阅读梅氏诗作而产生的精神共鸣。
"吾生前辈后,不及识诸公。每读诸公集,想见其音容。" 这两句表明诗人自己与梅尧臣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从未有机会亲自见到他,但通过阅读他的诗作,可以感受到他的风范和气质。
"圣俞仁庙时,欧公最相知。春风一杯酒,夜坐数章诗。" 这里提到了梅尧臣与同时代的文学家欧阳修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在春风中共饮,一边品味美酒一边吟诵诗句的情景。
"雍容长者风,忠厚君子辞。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 这几句话赞扬了梅圣俞的诗风,是那种既有雅致又不失深沉的长者之风,其忠诚和厚道的性情都体现在他的用词和诗句中。而“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则说明梅氏在诗歌形式和技巧上的独到造诣,他的作品既遵循了古典诗歌的规范,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处理。
"衮衮鸣山泉,款款语亲闱。试一涉其流,超然忘百忧。" 这里的“衮衮”形容声音的和谐与连绵,“款款”则形容语言的温婉亲切。诗人通过阅读梅氏的作品,就像是在山泉之间徜徉,感受着那份宁静和安详,从而超脱世间的烦恼。
"后辈亦有作,岂曰不冥搜。雕琢伤正气,磔裂无全牛。堙郁暗大理,矜夸堕轻浮。" 这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后世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有后来的文学家也能写出佳作,但那些作品往往过分雕琢、追求华丽而伤害了诗歌的正气,有些甚至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的和谐与力量。
"所以圣俞诗, 把玩不能休。死者如可作,吾其与之游。"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梅圣俞诗作的喜爱,他不断地品味这些诗句,就像是在与已故去的梅氏灵魂同游一般,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愉悦。
这首诗通过对梅尧臣及其诗歌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以及他个人对于诗歌艺术追求的执着。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
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
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
空忆双蝉□翠,寂寂秋声。
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
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
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
最娇娆,愁侵醉颊,泪绡红洒。
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
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
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
待月向井梧梢上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