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
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
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
空忆双蝉□翠,寂寂秋声。
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
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
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
空忆双蝉□翠,寂寂秋声。
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婆罗门引·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与寂寞。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凉的秋日午后场景。香气缭绕中,酒似乎也被这种氛围所渗透,而远处的瘴花则在这清新的环境中初次展现其纯净的美丽。
“西风乍入吴城。” 这里点明了季节和地域,西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吴城则是作者所在之地,这增添了一种地方感和时间感。
接下来的几句“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 表达了对音乐的追求和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哀怨。玉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而董双成则是唐代的名士,这里提及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艺术上的向往。
“瑶台几层。” 这里的瑶台,可能指的是宫殿或高楼,通过这一形象,作者描绘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但梦绕、曲阑行。”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即便是梦中也要去徜徉于那些曲折的小道上。
最后几句“空忆双蝉□翠,寂寂秋声。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则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双蝉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发饰,而□翠则是一种装饰物,这里用来形容往昔的繁华。而“寂寂秋声”则是对现在环境的描写,显得十分冷清。接下来的几句,则是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渴望和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了怀旧与孤寂情调的词作。
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
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
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
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
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
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
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
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
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
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
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
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
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
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
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
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
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
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
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
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
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
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
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
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清·黄景仁】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https://shici.929r.com/shici/CYh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