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声到耳,流泉歌吹馀。
日斜群客醉,山静一堂虚。
能听今逢子,无言夙起予。
庐陵方在坐,何处问环滁。
落叶声到耳,流泉歌吹馀。
日斜群客醉,山静一堂虚。
能听今逢子,无言夙起予。
庐陵方在坐,何处问环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落叶与潺潺的流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清新的氛围。"落叶声到耳,流泉歌吹馀",落叶的声音轻轻飘入耳畔,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而远处泉水的歌声,余音袅袅,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日斜群客醉,山静一堂虚",夕阳西下,宾客们在山间的小亭中畅饮,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愉。随着夜幕的降临,山间一片寂静,只有小亭内还弥漫着温馨与欢声笑语。
邵宝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能听今逢子,无言夙起予",意思是能够听到你的声音,是我今日的喜悦;而"庐陵方在坐,何处问环滁",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庐陵的朋友正坐在那里,不知道环滁的朋友此刻身在何方。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西清人住水云乡。
心静日偏长。
闲中自乐壶天趣,笑红尘、谁是羲皇。
垒嶂双溪争似,西湖雨色晴光。
碧龟巢处藕花香。
波影浸书床。
庭前一种红兰树,薰风又、吹长瑶芳。
竹外椿前舞采,柳边槐底鸣榼。
睡起鸾钗亸,金约鬓影胧?
。
桅佩冷,玉丁东。
镜里对芙蓉。
秦筝倦理梁尘暗,惆怅燕子楼空。
山万叠,水千重。
一叶漫题红。
忽忽。
从别後,残云断雨,馀香在、鲛绡帐中。
更懊恨、灯花无准,写幽愫、锦织回文,小字斜封。
无人为托,欲倩宾鸿。
立尽西风。
千峰翠玉。
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
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
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
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长安路。
还是燕乳莺娇,度帘迁树。
层楼十二阑干,绣帘半卷,相思处处。
漫凭伫。
因念彩云初到,琐窗琼户。
梨花犹却春寒,翠羞粉怨,尊前解语。
空有章台烟柳,瘦纤仍似,宫腰飞舞。
憔悴暗觉文园,双鬓非故。
闲拈断叶,重托殷勤句。
频回首、河桥素约,津亭归步。
恨逐芳尘去。
眩醉眼尽,游丝乱绪。
肠结愁千缕。
深院静,东风落红如雨。
画屏梦绕,一篝香絮。
双溪墅。
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
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
近前语。
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
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
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
冷艳暗香春寒,划地清苦。
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
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
便忆南园趣。
唤人况有,多情杜宇。
此计非迟暮。
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
海榴院落,长逢重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