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陌通云径,琼梳启翠楼。桃花纸薄渍冰油。
记得年时诗句、为君留。晓绿千层出,春红一半休。
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西州犹是、故家愁。
柳陌通云径,琼梳启翠楼。桃花纸薄渍冰油。
记得年时诗句、为君留。晓绿千层出,春红一半休。
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西州犹是、故家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融合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深情。
"柳陌通云径,琼梳启翠楼。" 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柳絮轻拂,连着天际之云;珠光宝气的梳妆前,推开了那翠绿色的楼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桃花纸薄渍冰油。记得年时诗句、为君留。" 这两句转换了笔法,通过物象传情。桃花纸轻薄而又湿润,如同春日里细雨后的桃花瓣;而那渗透的冰油,则是对往昔岁月中诗意的回味和保存。作者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留给心爱之人的不仅是一纸诗句,更是一份难以忘怀的情思。
"晓绿千层出,春红一半休。门前溪水泛花流。" 这三句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晨曦初照之际,绿意已从万缕中渐次展开;而桃红则在春光的照耀下,只显露出半分休止的姿态;门前溪水轻轻流过,却又带来了花瓣的飘零。
"流到西州犹是、故家愁。"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远方故乡深深的情思。溪水随着风的引导,流向遥远的西州,而那流水背后的情感,却依旧凝结着对故土的无尽怀念。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
寿母垂僖颂,共姜录卫风。
节高成子孝,心苦教臣忠。
虎尾灾曾履,春台暖渐融。
郎君当运会,梦卜兆罴熊。
彩凤淩霄起,神鹏绝汉翀。
襟披乐广雾,才发士元空。
淮豫传芳绩,经纶简睿衷。
名悬三岛北,身障百川东。
远迩周民隐,恩威沛泽公。
千秋欣遇合,一德动昭融。
汲引宁馀力,声华每发蒙。
清流同注壑,弱翮早依丛。
感激缘明义,追随愿始终。
慈帏逾大耋,宠诰锡高穹。
懿则谁能并,芳规播不穷。
阐幽存史笔,作颂献雕虫。
已觉惭圭璧,还知类管筒。
何人歌绝调,冰雪在梧桐。
乔翁入山不入城,烟霞吞纳身骨轻。
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
升沈得丧岂由人,坐看白衣变苍狗。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
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
芙蓉亭亭水清浅,白鹭閒鸥纷近远。
渔子轻舟时出没,身与烟霞共隐显。
举头天外见群山,芙蓉乱插青云端。
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
披图顿觉心神开,会须对饮三百杯。
高斋四壁无氛埃,香风淅淅空中来。
天台雁荡绝人境,沧洲渤澥无纤埃。
身婴俗务不能去,目断神游心往来。
阎公逸兴挥毫素,驱风走石沧溟开。
不绘赤城霞,不绘桃与李。
赤城霞色多变端,桃李繁华难久恃。
泼墨写作岁寒图,凝云浩雪纷满纸。
炎天凛凛肌粟生,眼底萧萧朔风起。
何处高人抱膝吟,左有高山右流水。
数点梅花亦可怜,冷艳幽香散庭戺。
秃顶苍松不畏寒,槎枒老干巅厓里。
深山大泽余所思,凤吟鸾啸天为低。
但觉高吟玉屑飞,姓字不愿王侯知。
我今泪尽梁山操,天涯僵卧复谁告。
微名深愧鹤氅尊,东郭先生望晴曜。
削籍归来悲白头,投閒空被山灵笑。
《题阎佩升为卢公亮写岁寒图》【清·戴亨】天台雁荡绝人境,沧洲渤澥无纤埃。身婴俗务不能去,目断神游心往来。阎公逸兴挥毫素,驱风走石沧溟开。不绘赤城霞,不绘桃与李。赤城霞色多变端,桃李繁华难久恃。泼墨写作岁寒图,凝云浩雪纷满纸。炎天凛凛肌粟生,眼底萧萧朔风起。何处高人抱膝吟,左有高山右流水。数点梅花亦可怜,冷艳幽香散庭戺。秃顶苍松不畏寒,槎枒老干巅厓里。深山大泽余所思,凤吟鸾啸天为低。但觉高吟玉屑飞,姓字不愿王侯知。我今泪尽梁山操,天涯僵卧复谁告。微名深愧鹤氅尊,东郭先生望晴曜。削籍归来悲白头,投閒空被山灵笑。
https://shici.929r.com/shici/naIehL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