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人》
《行人》全文
宋 / 何应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柳花吹断晚寒轻,草色拖裙罨岸青。

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rén
sòng / yìnglóng

liǔhuāchuīduànwǎnhánqīngcǎotuōqúnyǎnànqīng

jiěshíxíngrénjīnhènbiānwéiyǒuduǎnchángtíng

注释
柳花:柳树的种子或花絮,这里指柳絮。
晚寒:傍晚的轻微寒冷。
拖裙:像裙子一样延伸或铺开。
罨岸青:形容岸边草地颜色翠绿。
行人:过路的人,旅行者。
今古恨:古今以来的离愁别绪。
短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的亭子,有长亭和短亭之分。
翻译
晚风中柳絮飘散,傍晚的寒意显得更轻柔。
草地的颜色映衬着岸边,仿佛绿色的裙摆铺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人之景。"柳花吹断晚寒轻,草色拖裙罨岸青"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时节的画面。其中,“柳花”指的是柳絮,它在春风中飞舞,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似乎可以“吹断”残存的晚寒。草色拖裙,则形象地描绘了野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鲜绿,好像女子的长裙拖在地上一般,与岸边的青苔相呼应。

"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行者情感的理解。其中,“解识”意味着深刻地领会和理解,"行人"指的是在时间流转中前行的人们,而“今古恨”则是说这些行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各自的憾事和悲哀。“路边惟有短长亭”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长河与个体生命短暂的对比,亭子在这里象征着停留和回望,是时间流转中的一个个体记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结合对历史行者的情感理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

作者介绍

何应龙
朝代:宋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事见本集。 何应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0)

送谭孝廉赴举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荅公卿。

(0)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其二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

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

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0)

巴南舟中夜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孤舟万里外,秋月不堪论。

(0)

烹葵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0)

木兰·其一

换得戎装事远征,别亲原自不胜情。

销魂最是黄河水,隔断爷娘唤女声。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