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烹葵》
《烹葵》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ēngkuí
táng / bái

zuóshíjīnnǎicháo

pínchúsuǒyǒuchuīdàopēngqiūkuí

hóngxiāngruǎn绿yīnghuáqiěféi

láizhǐbǎobǎohòu

róngdàijīnqióng退tuìshí

jīndòngněi

kǒujiǎnshíshēnyòujiǎn

xīnwènzhěshìróngshuāi

xuéchángrénjiānfēnshìfēi

注释
昨卧:昨晚躺下。
不夕食:没有吃晚饭。
今起:今天起床。
乃朝饥:就感到饥饿。
贫厨:贫穷的厨房。
何所有:能有什么。
炊稻:煮稻米。
烹秋葵:烹煮秋天的葵菜。
红粒:稻米颗粒。
香复软:香气扑鼻且口感柔软。
绿英:绿色的葵菜叶。
滑且肥:滑嫩且肥美。
饥来:饥饿时。
止于饱:只求吃饱。
饱后:吃饱之后。
复何思:又该想些什么。
荣遇日:荣耀的日子。
迨今:到现在。
穷退时:穷困潦倒的时候。
不冻馁:没有冻饿之忧。
无馀资:没有多余的财富。
口既不减食:饭量未曾减少。
身又不减衣:衣服也未曾减薄。
抚心:抚摩胸口自我反省。
私自问:自己问自己。
何者:什么。
是荣衰:是荣华还是衰败。
勿学:不要学。
常人意:普通人的想法。
其间:其中。
分是非:分辨是非。
翻译
昨天晚上没吃晚饭,今天早上起来就感到饥饿。
贫穷的厨房里能有什么呢,只能煮稻米配上秋天的葵菜。
稻米颗粒饱满香气扑鼻且口感柔软,葵菜叶子绿油油的肥美又滑嫩。
饥饿时只求吃饱,吃饱之后又该想些什么呢。
回想过去荣耀的日子,到现在穷困潦倒的时候。
现在虽然没有冻饿之忧,但过去也没有多余的财富。
饭量未曾减少,衣服也未曾减薄。
抚心自问,什么是荣华什么是衰败呢。
不要像普通人那样,总在其中分辨是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昔日富贵与今日贫穷的生活,表达了对物质欲望超越和精神独立的一种态度。开篇“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直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虽然贫寒,但并不影响其对简单食物的欣赏。

接着,“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细腻地描写了烹煮秋葵的美味,这不仅是对味觉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紧接着,“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既不过度也不过不足。

下半首诗转向往昔荣遇与今日穷退的对比,诗人自问:“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这里的“荣衰”指的是荣耀和衰败,是对个人命运变化的一种反思。最后,“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则传达出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超脱和不屑于为。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独立与外界变化的看法,以及对生活中真挚乐趣的珍视。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长笛声奏苦。

(0)

次韵酬高应文

曾向天涯钓六鳌,引帆风紧隔银涛。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情雨露高。

七国游谈厌犀首,十年奔走叹狐毛。

争如蓑笠秋江上,自鲙鲈鱼买浊醪。

(0)

夜坐

兰釭灭尽换寒更,一枕馀香玉雪清。

怪杀无情楼上笛,搅人春梦到天明。

(0)

云山图二首·其二

閒身閒看白云閒,更爱青山懒出山。

别起楼台半空里,只教钟鼓落人间。

(0)

湖上二首·其一

绿盖遮笼菡萏,碧澜摇荡鸳鸯。

罨画船中鼓板,销金锅里时光。

(0)

秋日同朋游北塔山

归田多病故人疏,好客相逢乐有馀。

老去深杯那解饮,诗成大字尚能书。

门生去上青骢马,道士归骑赤鲤鱼。

如此馀閒多乐事,谁能七十始悬车。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