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春叹》
《江上春叹》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腊月江上煖,南桥新柳枝。

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

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shàngchūntàn
táng / céncān

yuèjiāngshàngnuǎnnánqiáoxīnliǔzhī
chūnfēngchùchùdàoyuánshí

zhōngchūménsuǒzhī
cóngrényánxiàoruònánér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最冷的时候。
江上:江面上。
煖:同'暖',温暖。
南桥:南方的一座桥,泛指地点。
新柳枝:新长出的柳树枝条。
春风:春天的风,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触处到:到处都能到达,无处不在。
忆得:回忆起。
故园时:过去在故乡的时光。
终日:整天,一整天。
不如意:不顺心,不愉快。
出门:离开家门。
何所之:去哪里,不知所往。
从人:依附他人,听从别人。
觅颜色:寻找好脸色,寻求别人的满意。
自笑:自我嘲笑。
弱男儿:软弱无能的男子。
翻译
寒冬腊月江面暖,南桥边新柳展枝绿。
春风吹遍各处所到之地,勾起回忆往昔家园时光。
整日心事重重难以舒畅,出门却不知该去向何方。
为求他人欢心四处奔波,自嘲苦笑身为弱小男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在江上感受到温暖,目睹南桥新生的柳枝。春风轻拂,一切生机勃发,令人不禁想起旧日的家园。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怀念之情。

诗中的“终日不如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而“出门何所之”则是表现诗人面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无助。诗人的这些感受,似乎是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的位置。

最后两句,“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显示了诗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不适应和自嘲。他试图从别人的面容中寻找情绪的寄托,却也只能是自我解嘲,一位弱小的男性在复杂世界里的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个人力量的渺小。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送别

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

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

(0)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一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0)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感申贺

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

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

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

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0)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0)

寓意诗五首·其五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

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0)

寄同病者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沈疴。

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他。

年颜日枯槁,时命日蹉跎。

岂独我如此,圣贤无奈何。

回观亲旧中,举目尤可嗟。

或有终老者,沈贱如泥沙。

或有始壮者,飘忽如风花。

穷饿与夭促,不如我者多。

以此反自慰,常得心平和。

寄言同病者,回叹且为歌。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