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意诗五首·其五》
《寓意诗五首·其五》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

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0)
注释
婆娑园:指一个树木茂盛的园林。
合围:环绕一周,形容树木粗大。
蠢尔:形容虫子蠢动的样子,贬义,这里指虫子活动的样子。
一何:多么。
虫蠹:虫蛀,树木被虫子侵蚀。
花衰:花儿凋谢。
叶病:树叶生病。
树心:树木的中心部分。
安得:怎能。
在身不在枝:指虫子藏在树干内部,不在外部的树枝上。
觜长:喙长,指啄木鸟的长嘴。
翻译
婆娑园中的树木,树干粗大需合抱。
树中的小虫啊,形态是多么微小。
谁说虫子微小,它蛀蚀树木已有长久时日。
谁说树木高大,花朵凋谢树叶也有衰老之时。
花儿未结果夏天已衰败,叶子生病秋天率先枯萎。
树心一半成了泥土,观看的人怎能了解其中况味。
请问虫子在哪里,它在树干内部不在枝头。
请问虫子吃什么,它啃食树心而不食树叶。
难道没有啄木鸟,长喙又能有何作为?
鉴赏

这是一首深含哲理的寓意诗,通过对园中大树与小虫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万物无常以及生命脆弱的主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大树根株盘结、虫躯微小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共同经历的衰老过程。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园中的巨木和其中的小昆虫,通过对比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这两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生命的有限性,无论是小昆虫还是巨木,都逃不过时间的侵蚀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这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花开不久即谢,树叶在秋风中飘落,而大树内部可能已经腐朽,只是外表仍旧雄伟。

最后两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通过询问昆虫的生存状态和食性,暗喻生命的内在真实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大树与小虫生存状态的观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价值、存在意义以及时间流逝等哲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寄怀莲荪姊

记得同居日,相携笑语投。

随肩常伴读,握手共閒游。

未别心先醉,临歧泪满流。

何时重聚首,并坐诉离愁。

(0)

翌日郊行遇雨口占

倾盆暴雨忽淋头,咫尺骄阳仍照楼。

悟得夏云才一片,雹棱应不碍秋收。

(0)

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七

休言倾国且倾家,浪掷多金满种花。

赏罢芳菲酿香水,愈能自给愈风华。

(0)

题南国风光画册十六首·其三牛耕

上国机耕遍各州,下邦依旧把锄耰。

牛生莫怨驰驱苦,人亦终身苦似牛。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十六

南风狂拂帝王都,吹得阑残春欲无。

流水落花归去也,可怜覆辙殪皇姑。

(0)

戊寅六月六日避难回家即咏三章·其一

走到城门一鞠躬,街前房屋尽烧空。

家中墙壁虽犹在,锅灶毫无四面通。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