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gōngfángménshàngrényángxiànshānzhì
táng / liúchángqīng

shānjiǔjiànlínxiàǒutóngyóu
zǎowǎnláixiāngrénzhùzhōu

hánqínjīnghòudàigāoqiū
quèqiānfēngyúnliú

注释
山栖:隐居山中。
林下:树林之下。
偶:偶然。
香积:香积寺,一处寺庙名。
沃洲:沃洲山,古代名胜之地。
寒禽:寒冷的鸟儿。
古木:古老的树木。
高秋:深秋时节。
千峰:众多山峰。
孤云:孤独的云彩。
翻译
长久以来居住在山中,今日偶然一同出游。
无论是早晨还是夜晚,我们都来到香积寺,不知是谁住在沃洲这地方。
寒冷的鸟儿被我们的到来惊醒,古老的树木带着深秋的气息。
然而,我们最终还是要返回千峰之中,孤云般自由,却无法停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与友人偶尔同游的景象,透露出对自然之美与生活之静谧的深切感受。诗中“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表明隐者平日里很少出现在外界,这次是在树林下偶然与友人相遇的场景。“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则是对那片土地及其居民的疑问,沃洲指的是肥沃美丽的地方,而“早晚来香积”可能暗示着那里生活安宁,充满诗意。

接下来的“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描绘了深秋时分的景象。寒冷的鸟儿在夜晚惊起,古老的树木伴随着秋天的深邃。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清的自然画面。

最后,“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表达了隐者对山林深处的向往之情。诗人不愿被外界所牵绊,选择回到那片千峰之中,与世隔绝,只留下一片孤独的云朵,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隐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以及其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

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

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

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

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

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欢偶成诗。

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0)

惜牡丹花二首·其二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0)

步虚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0)

登长安慈恩寺塔

东方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

渭水寒光摇藻井,玉峰晴色上朱阑。

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暂辍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长安。

(0)

题苗员外竹间亭

高甃绝行尘,开帘似有春。

风倾竹上雪,山对酒边人。

步暖先逢日,书空远见邻。

还同内斋暇,登赏及诸姻。

(0)

闻春鸟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