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峡中分一径通,宝坊遥隔片云东。
四时山色涵空翠,万折泉声泻断虹。
清爱竹孙穿冻雪,静闻松子落香风。
登高两屐吾方健,携手无因得赞公。
双峡中分一径通,宝坊遥隔片云东。
四时山色涵空翠,万折泉声泻断虹。
清爱竹孙穿冻雪,静闻松子落香风。
登高两屐吾方健,携手无因得赞公。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松萝山》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境的画面。首句"双峡中分一径通"展现了山势险峻,仅有一条小路穿行于峡谷之间,显得路径狭窄而神秘。"宝坊遥隔片云东"则暗示了山中的寺庙或宝坊隐藏在远方,被薄云轻掩,增添了神秘感。
"四时山色涵空翠"写四季变换,山色常青,仿佛将天空的翠绿都包容其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万折泉声泻断虹"运用比喻,形容泉水从山间跌宕而下,声音如断虹般悦耳,富有动态美。
"清爱竹孙穿冻雪"描绘了冬日里竹林的坚韧,竹笋破冰而出,充满生命力。"静闻松子落香风"则通过松子落地的声音和松香,营造出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最后两句"登高两屐吾方健,携手无因得赞公"表达了诗人登山时的豪情壮志,虽然独自一人,但精神饱满,无暇他顾,无法停下来赞美周围的美景。整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