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曾作小游仙,寄迹灵峰偶偓佺。
卖药忽从都市见,还丹岂向世人传。
瑶坛月出浑如水,玉洞花开别有天。
归去正逢春色老,采芝可傍紫云眠。
旧时曾作小游仙,寄迹灵峰偶偓佺。
卖药忽从都市见,还丹岂向世人传。
瑶坛月出浑如水,玉洞花开别有天。
归去正逢春色老,采芝可傍紫云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炼师许悟庵返回云翠山的情景,充满了道家的隐逸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句“旧时曾作小游仙”,以“小游仙”自喻,暗示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寄迹灵峰偶偓佺”一句,点明了许悟庵在灵峰的隐居生活,与偓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为伴,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卖药忽从都市见,还丹岂向世人传。”这两句转折,似乎在说许悟庵虽曾在都市中卖药,但真正的修炼秘籍并未向世人传授,强调了他坚守道法、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接下来,“瑶坛月出浑如水,玉洞花开别有天。”描绘了云翠山的仙境景象,月光洒在瑶坛上如同清澈的水,玉洞之花绽放,展现出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最后,“归去正逢春色老,采芝可傍紫云眠。”表达了许悟庵归山时正值春末,万物凋零,但他依然能在这片静谧之地找到内心的宁静,采食灵芝,与紫色的云彩相伴而眠,象征着他对道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家修行者的超然境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濯志俱高洁,儒科慕冉颜。
家辞临水郡,雨到读书山。
栖鸟棕花上,声钟砾阁间。
寂寥窗户外,时见一舟还。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