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许悟庵鍊师还云翠山兼寄山灵二首·其一》
《送许悟庵鍊师还云翠山兼寄山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旧时曾作小游仙,寄迹灵峰偶偓佺。

卖药忽从都市见,还丹岂向世人传。

瑶坛月出浑如水,玉洞花开别有天。

归去正逢春色老,采芝可傍紫云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炼师许悟庵返回云翠山的情景,充满了道家的隐逸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句“旧时曾作小游仙”,以“小游仙”自喻,暗示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寄迹灵峰偶偓佺”一句,点明了许悟庵在灵峰的隐居生活,与偓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为伴,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卖药忽从都市见,还丹岂向世人传。”这两句转折,似乎在说许悟庵虽曾在都市中卖药,但真正的修炼秘籍并未向世人传授,强调了他坚守道法、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接下来,“瑶坛月出浑如水,玉洞花开别有天。”描绘了云翠山的仙境景象,月光洒在瑶坛上如同清澈的水,玉洞之花绽放,展现出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最后,“归去正逢春色老,采芝可傍紫云眠。”表达了许悟庵归山时正值春末,万物凋零,但他依然能在这片静谧之地找到内心的宁静,采食灵芝,与紫色的云彩相伴而眠,象征着他对道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家修行者的超然境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涟上题樊氏水亭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0)

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空谷春云满,愚公晦迹深。

一随玄豹隐,几换绿萝阴。

绝径人稀道,芳荪我独寻。

厨烟住峭壁,酒气出重林。

蝴蝶晴还舞,黄鹂晚暂吟。

所思青琐客,瑶草寄幽心。

(0)

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

濯志俱高洁,儒科慕冉颜。

家辞临水郡,雨到读书山。

栖鸟棕花上,声钟砾阁间。

寂寥窗户外,时见一舟还。

(0)

送田卓入华山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0)

杂曲歌辞.行路难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0)

晚夏即事临南居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