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风吹碧草生,流星时渡绛河明。
上车却欲补残睡,无数树阴啼乱莺。
处处风吹碧草生,流星时渡绛河明。
上车却欲补残睡,无数树阴啼乱莺。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走在路上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处处风吹碧草生”,以轻柔的春风拂过碧绿的草地,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流星时渡绛河明”一句,巧妙地将夜晚的流星与清晨的阳光相联系,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上车却欲补残睡”则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对短暂休息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旅途劳顿的普遍性。最后一句“无数树阴啼乱莺”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树荫下黄莺的啼鸣,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旅途中对宁静与美好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动人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鸣。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圆菊金铃鬓边媚。
向闲房密约,三五须来,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
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
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钱,尽赢家计。
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
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
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
里胥扬扬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
横行叫骂呼盘飧,阑牢四顾搜鸡豚。
归来输官仍不足,挥金夜就倡楼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