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朱彝尊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情的相思之情。词中主人公期待着佳人的到来,询问黄昏时刻她是否会如约而至。他担心门户重重,可能会有犬吠打扰,使得他们匆匆分离,花影摇曳间充满了愁绪。
在欢聚的时刻,他们仅能浅酌几杯春酒,然而词人却觉得这酒力不足以表达他的情感,看到对方因思念而早早入睡,他心中满是疑惑和无奈。灯光下,一颗红豆般的灯火仍然亮着,象征着词人对爱人的深深挂念。
尽管两人近在咫尺,却被无形的障碍隔开,仿佛隔着银河,连黄姑星宿的传说也无法寄托他们的相思。夜晚深沉,词人期盼着佳人能在深夜再次降临,但又深知这希望渺茫。
整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
金玉虽满堂,一去谁能守。
石交千秋期,程婴报杵臼。
丝随丹青染,变态非复旧。
竹杖寒苍苍,草木黄落后。
匏从曲沃来,管是汶阳有。
土性本高明,天材更浑厚。
革之成国器,实假匠伯手。
木平非斧斤,是事公信否。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今日期君不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