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三间临木杪,门前流水潺潺。
林泉得趣喜身闲。开窗延翠竹,剪树纳青山。
行乐政须筋力健,莫令白发衰颜。
与君藜杖极跻攀。岭头舒望眼,天末数烟鬟。
茅屋三间临木杪,门前流水潺潺。
林泉得趣喜身闲。开窗延翠竹,剪树纳青山。
行乐政须筋力健,莫令白发衰颜。
与君藜杖极跻攀。岭头舒望眼,天末数烟鬟。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茅屋三间临木杪"写出了房屋坐落在高高的树梢边,显得简朴而高雅。"门前流水潺潺"则以流水声衬托出环境的清幽,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低语。
"林泉得趣喜身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享受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心境闲适。接下来的"开窗延翠竹,剪树纳青山"通过动作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举动,窗户敞开迎接青翠的竹子,亲手修剪树木以容纳远处的青山,体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生活态度。
"行乐政须筋力健,莫令白发衰颜"提醒自己要保持健康,尽情享受生活,不要让岁月流逝带走青春活力。"与君藜杖极跻攀"表达了与朋友共度时光,即使年事已高,也愿意一同攀登,共享乐趣。
最后两句"岭头舒望眼,天末数烟鬟"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视野开阔,烟雾缭绕的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给人以遐想空间,展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惬意与自在,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
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持与归。
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欲飞。
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
楚橙作齑香出屋,宾朋竞至排入扉。
呼儿便索沃腥酒,倒肠饫腹无相讥。
逡巡瓶竭上马去,意气不说西山薇。
王屋山高无猿猱,下有黄河水滔滔。
天坛半夜见海白,光动古邑鸡先嘷。
鸡先嘷,绝吠獒,岩居林栖吏莫搔。
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闻君今去将效陶,县前种柳芟蓬蒿。
不问公田问民俗,民安事简教儿曹。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