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水次髑髅》,描绘了一具沙滩上的骷髅,曾经的人已无从知晓身份,只剩下枯朽的头颅和残缺的肢体。乌鸢啄食了它的肉体,只剩骨头暴露在海浪中。诗人联想到这骷髅或许曾听过南方君主的繁华乐章,但如今却只能在冰冷的水边忍受着无尽的哀愁。他暗示,即使生前地位显赫,死后也不过是一堆被随意厚葬的骸骨,无法带走富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死后是否厚葬,而是能否留下有益于世的功业,让后人铭记。整首诗以骷髅为载体,寓言人生,富有哲理。
城上乌,尾毕逋。
将弹尔肉腊尔肤,尔不远飞胡为乎?
城上乌,声呜哀。
昔年城上有大树,今日城上无蒿莱。
城上但有白骨堆,尔不远飞将胡为?
天海秋寒月苍莽,西风到地一千丈。
羽如败叶飒已彫,心悬空阔魂难逃。
鬼车旁睨流涎臊,七星闪闪芒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