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
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
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
里胥扬扬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
横行叫骂呼盘飧,阑牢四顾搜鸡豚。
归来输官仍不足,挥金夜就倡楼宿。
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
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
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
里胥扬扬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
横行叫骂呼盘飧,阑牢四顾搜鸡豚。
归来输官仍不足,挥金夜就倡楼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乡村的凄凉景象。"阴风萧萧边马鸣",以阴冷的风声和战马的嘶鸣渲染出一种紧张而悲凉的气氛。"健儿十万来空城",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十万士兵归来却只剩空城,家园荒芜。
"角声呜呜满街道",角声回荡在空寂的街道上,增添了孤独与恐惧。"县官张灯征马草",县令急于征用马草,反映出战事紧急和官府的急切。"阶前野老七十余",老人遭受鞭打,形象地展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身上鞭扑无完肤",描述了老人被无情鞭打的惨状,"里胥扬扬出官署",里胥趾高气昂地执行任务,显示了官吏的冷漠无情。"未明已到田家去",他们早出晚归,毫不怜悯百姓。
"横行叫骂呼盘飧",里胥们蛮横地索要食物,"阑牢四顾搜鸡豚",甚至翻箱倒柜搜刮村民的家禽。"归来输官仍不足",即使如此,所获仍然不够填补官府的需求,"挥金夜就倡楼宿",他们只能挥霍金钱,在妓院中寻求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战乱时期官府对百姓的压榨和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
景陵同坐贯花筵,日月飞驰三十年。
两股寻回江上锡,一灯分照剑南天。
岩云护钵龙降咒,林露侵衣鹤警眠。
此地相逢须重别,在家灵运已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