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开篇即设定了时节与空间背景,仲春指的是春季中期,告言归意在于告别或通知他人归去,而“道次古长葛”则是说行走在古老的长葛道上。这两句交织出一幅离别与回归的画面。
接下来的“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描述了诗人到达一个没有船只可用的水域边缘,开始准备行走的工具,展现了一种旅行者的刻苦与坚韧。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则是诗人攀登至高处眺望四周,感受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与大地之美,这里的“莽庨”形容天气开朗,“豁”字则表达了一种心胸宽广的境界。
“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诗人观察到水面平静,没有涟漪,而远处的树林间则传来了车轮摩擦的声音,这两句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描写了春天里鸿鹄的叫声不绝,阳光普照,温暖而深远,这里的“阳膏”暗示着春季的温暖与生长之气。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则是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描摹,诗人观察到耕作者正忙于除草,而年幼的孩子们则在努力地帮助家里做事,这两句展现了农业社会的劳作与温馨。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接着描绘的是农民赶着牛进行耕种,以及运送粮食的情景,体现了一年四季的循环与丰收。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这里,“郊柘”指的是郊野中的柘树,而“梢沟”则是河流的支流,这两句通过对植物生长和水流状况的观察,传达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表明了地方官吏施行惠政,没有剥夺农民的节庆之乐,这里体现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状态和社会和谐。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诗人赞扬贤能的地方官员,他们以谨慎、周到的态度发布命令,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无所忧虑。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地方官吏在管理社会秩序方面的作为,他们惩治不法之徒,同时也体现了对百姓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怀。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诗人自述自己也有所感触,在这种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内心得到了满足与慰藉。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最后,诗人表达了虽然自己的诗作不多,但仍希望能够留下一些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记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鸣蜩善择木,木美叶敷腴。
国于美荫中,自庆无他虞。
螳螂伺其便,欲进复趑趄。
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
委身膏利吻,性命才须臾。
均之细微物,一何强弱殊。
蜩乎汝无识,自知其过欤。
物在宇宙间,谨默乃安居。
今汝独聒聒,昼夜长喧呼。
汝闹力不足,彼静智有馀。
胜负从此决,谁谓汝非辜。
螳螂既得意,自谓真良图。
那知仅一饱,燕鹊已窥觎。
出尔反乎尔,胡能独全躯。
乃知祸与福,不系巧与愚。
哓哓固不免,默默复何如。
置之不足道,燕坐观厥初。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