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尚书白面郎,居官新喜旧周邦。
齐梁花月谈双燕,淮海风烟隔一江。
积水游鱼中库板,白粮红粟里人艭。
西台御史生祠在,专待君侯与作双。
马上尚书白面郎,居官新喜旧周邦。
齐梁花月谈双燕,淮海风烟隔一江。
积水游鱼中库板,白粮红粟里人艭。
西台御史生祠在,专待君侯与作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迁任至南方户部的官员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官场生涯的变迁与内心情感的复杂。首句“马上尚书白面郎”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这位官员的外貌特征和身份地位,暗示其年轻而英俊,且在官场上颇有建树。接着,“居官新喜旧周邦”表达了他对即将前往的地区——旧周邦(可能指江南地区)的期待与喜悦,暗示了对新职位的看重与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齐梁花月谈双燕,淮海风烟隔一江”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江南的美景与北方的景象相对比,通过“花月”、“双燕”等意象描绘出江南的秀丽风光,而“淮海风烟”则象征着北方的辽阔与苍茫,通过“一江”之隔,巧妙地展现了南北地域的差异,同时也隐含了对即将离别北方、前往江南的感慨。
“积水游鱼中库板,白粮红粟里人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南地区的富庶与繁荣,通过“积水游鱼”、“白粮红粟”等具体事物,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物产,而“库板”与“人艭”则暗示了当地经济的发达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最后,“西台御史生祠在,专待君侯与作双”两句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其中,“西台御史”可能是指古代监察官,此处借以表达对官员公正廉洁的期望;“生祠”则是古代百姓为纪念德高望重的官员而建立的祠堂,这里用来形容人们对这位即将赴任官员的尊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官员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与政绩的重视。
嗟彼世间人,车轮满胸腹。
夜气不足存,无乃旦昼牿。
读君双门调,一枕万事足。呵呵。
延朗垂头不议事,夏侯摄眼正登山。
五月十八日,为岁在壬子。
园公好午睡,日落犹未起。
忽闻剥啄声,门外一僧至。
开门拭眼看,膜拜已在地。
手持友人书,云是希彝氏。
一空即此僧,久住回龙寺。
留坐请吃茶,絮絮复訾訾。
声音似闽人,兴宁毋乃是。
两颊晕红潮,米汁想所嗜。
合掌念弥陀,开口乞布施。
袖中出一卷,但乞诗与字。
且乞参政公,且乞正觉士。
且乞曾察院,且乞韩太史。
先来乞园公,幸莫惜牙齿。
欲游五台山,不知几千里。
远游有此卷,庶当出疆贽。
园公大摇手,尔亦何事此。
我字既不佳,诗亦不利市。
况我老实头,不识尔空义。
既是一空卷,何必诗满纸。
一空便俱空,如何又有尔。
我诗与尔法,如饿人放屁。
不臭亦不响,止是走閒气。
相对共拍掌,一笑不能止。
昨闻邻家哭,菩萨没道理。
邻有一少年,极喜作佛事。
嗟哉三十六,一病即长逝。
欲去问菩萨,菩萨都掉臂。
回头笑邻人,若亦没道理。
饭尽僧人吃,钱尽僧人使。
何益我毫毛,而望我福庇。
我非阎罗王,岂管尔生死。
园公闻此言,低头惟弹指。
尔僧游五台,亦是没巴鼻。
五台有文殊,不是当儿戏。
一空才出门,园公复隐几。
空来还空去,不满一空意。
再来乞园公,只此诗而已。
《题僧一空卷》【明·张萱】五月十八日,为岁在壬子。园公好午睡,日落犹未起。忽闻剥啄声,门外一僧至。开门拭眼看,膜拜已在地。手持友人书,云是希彝氏。一空即此僧,久住回龙寺。留坐请吃茶,絮絮复訾訾。声音似闽人,兴宁毋乃是。两颊晕红潮,米汁想所嗜。合掌念弥陀,开口乞布施。袖中出一卷,但乞诗与字。且乞参政公,且乞正觉士。且乞曾察院,且乞韩太史。先来乞园公,幸莫惜牙齿。欲游五台山,不知几千里。远游有此卷,庶当出疆贽。园公大摇手,尔亦何事此。我字既不佳,诗亦不利市。况我老实头,不识尔空义。既是一空卷,何必诗满纸。一空便俱空,如何又有尔。我诗与尔法,如饿人放屁。不臭亦不响,止是走閒气。相对共拍掌,一笑不能止。昨闻邻家哭,菩萨没道理。邻有一少年,极喜作佛事。嗟哉三十六,一病即长逝。欲去问菩萨,菩萨都掉臂。回头笑邻人,若亦没道理。饭尽僧人吃,钱尽僧人使。何益我毫毛,而望我福庇。我非阎罗王,岂管尔生死。园公闻此言,低头惟弹指。尔僧游五台,亦是没巴鼻。五台有文殊,不是当儿戏。一空才出门,园公复隐几。空来还空去,不满一空意。再来乞园公,只此诗而已。
https://shici.929r.com/shici/DppfZA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