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雨和愁滴,珊枕寒时。玉漏迟迟。
浪语灯花泪暗垂。惜花未许春归去,香锁葳蕤。
绿遍天涯。凭得阑干暖为谁。
一春风雨和愁滴,珊枕寒时。玉漏迟迟。
浪语灯花泪暗垂。惜花未许春归去,香锁葳蕤。
绿遍天涯。凭得阑干暖为谁。
这首《采桑子·春宵》是清代词人徐灿所作,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与词人心中的愁绪。开篇“一春风雨和愁滴”以春雨连绵,如同愁绪滴滴落下,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忧郁的氛围。接着,“珊枕寒时”写词人独对孤枕,感受到寒冷的时光,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玉漏迟迟”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漫长,仿佛每一刻都在加重词人的愁苦。接下来,“浪语灯花泪暗垂”通过比喻,将灯光下的摇曳光影比作泪水,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
“惜花未许春归去”直接抒发了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不愿春天就这样匆匆离去。然而,“香锁葳蕤”又暗示了即使春天离去,花朵的香气仍能留在词人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最后,“绿遍天涯”描绘了春天的广袤无垠,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温暖陪伴的渴望。“凭得阑干暖为谁”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词人对那份温暖的期待,却不知会为谁停留,流露出深深的落寞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在春去秋来之际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颓然一睡足,岩溜尚潺湲。
面几郎山郭,寂无人世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