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斧从来到此稀,为撩疏密绕藩篱。
已繁不用饶新笋,纵碍何妨惜旧枝。
风外清音闻曲阁,月中寒影下方池。
想公日在琅玕径,正是棠阴讼少时。
斤斧从来到此稀,为撩疏密绕藩篱。
已繁不用饶新笋,纵碍何妨惜旧枝。
风外清音闻曲阁,月中寒影下方池。
想公日在琅玕径,正是棠阴讼少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空间。
“斤斧从来到此稀,为撩疏密绕藩篱。”开篇即设定了一种修剪园林的场景,其中的“斤斧”指的是园丁用刀斧等工具修剪植物的声音,表明这是一个长期被精心照料的地方。诗人通过对园中细枝末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力的尊重和珍惜。
“已繁不用饶新笋,纵碍何妨惜旧枝。”这里表达了一个平衡与保存的理念,不是简单地剪掉所有老旧的部分,而是在保留旧有的同时给予新的生长空间。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和尊重。
“风外清音闻曲阁,月中寒影下方池。”随后的两句则描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景象。清风过境带来的声音与夜晚明月下的影子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最后,“想公日在琅玕径,正是棠阴讼少时。”诗人通过对往昔情景的回忆,将个人经历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不失宁静的园林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未欲鞭龙上玉京,赤城来鍊八霞精。
松风浩荡吹秋暑,偶到弥陀寺里行。
鼓声霜晓寒,冠盖满衢路。
诏书日边到,使君朝天去。
攀车愿公留,稚耋纷无数。
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
七州浙江东,此邦亦蕃庶。
使君手拊摩,白发缘汝故。
明时急良猷,此行那能驻。
眷眷公岂忘,江城一回顾。
少日胸中万丈虹,著书老尚有新功。
同乡我惜知君晚,善士天胡赋此穷。
无椁去年悲孔鲤,有家何地客梁鸿。
秋风萧瑟行吟里,应有中郎识爨桐。
维舟下牢关,散策上西岭。
天风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葱茏间。
珊瑚为门玉为里,石骨千年凝绿髓。
伏龙奇鬼相回环,窗户玲珑五云起。
风马霓旌去不留,棋床丹灶岩之幽。
流水潺潺山寂寂,时有野鹤飞迎客。
提携琴酒聊一欢,呼取渔樵任争席。
日暮欲归归路迷,襟期浩荡谁当知。
好种桃花便终老,更寻何处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