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霜晓寒,冠盖满衢路。
诏书日边到,使君朝天去。
攀车愿公留,稚耋纷无数。
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
七州浙江东,此邦亦蕃庶。
使君手拊摩,白发缘汝故。
明时急良猷,此行那能驻。
眷眷公岂忘,江城一回顾。
鼓声霜晓寒,冠盖满衢路。
诏书日边到,使君朝天去。
攀车愿公留,稚耋纷无数。
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
七州浙江东,此邦亦蕃庶。
使君手拊摩,白发缘汝故。
明时急良猷,此行那能驻。
眷眷公岂忘,江城一回顾。
此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使君的不舍和对国家的担忧。"鼓声霜晓寒,冠盖满衢路"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肃穆而又急迫的氛围,晨曦中传来鼓声,人们穿戴整齐在街头送别,显示出一种官方的庄重和紧张。
接着"诏书日边到,使君朝天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迫感。使君将要远行入朝,这是对国家大事的召唤,诗人通过此句传递出了使君肩负重要使命的情状。
"攀车愿公留,稚耋纷无数"则展现了送别之情深,人们甚至包括孩童都希望使君能够留下,而这种请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里的“稚耋”指的是年幼和老弱的人,他们的愿望纯真而又无助。
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敬爱之情,将其比喻为慈祥的父母,而自己则是依恋于他们的赤子,强调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
随后的"七州浙江东,此邦亦蕃庶"则将视角拉远,提到了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使君即将面临的重任和复杂的局势。
"使君手拊摩,白发缘汝故"中“白发”通常象征着年老或忧虑,此处可能是对使君负担之重的隐喻。诗人通过使君的手势表达了对其年迈和操劳的关切。
紧接着"明时急良猷,此行那能驻"则再次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行动的迅速,反映出一种不得不离的情形。
最后"眷眷公岂忘,江城一回顾"中“眷眷”表达了一种依恋之情,而使君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将如影随形,难以忘怀。这也许是诗人对使君的一种期望或祝愿。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使君的敬重和不舍,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语言庄重大气,同时又流露出个人深情的笔触,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
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
上游浮七泽,沃壤接三吴。
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
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
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
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
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
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
刷耻谁尝胆,衔忠欲赐镂。
处堂偷宴息,怀鸩作欢娱。
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
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
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
春镫翻乐府,花月拥氍毹。
一载朝廷小,千秋涕泪濡。
举烽空扰攘,借筋漫含胡。
但倚江波涌,宁知王气殊。
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
偶尔寻双阙,凄然感九衢。
祸因门户兆,隙与禁庭俱。
郑袖房帷宠,梁王国土腴。
本防煎釜豆,终见委囊珠。
钟阜风尘改,行宫岁月逾。
葛公原尽瘁,汉祚适多虞。
莫抱兰成恨,休谈元首迂。
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
《金陵书事用犁眉公钱塘怀古韵》【清·周龙藻】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上游浮七泽,沃壤接三吴。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刷耻谁尝胆,衔忠欲赐镂。处堂偷宴息,怀鸩作欢娱。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春镫翻乐府,花月拥氍毹。一载朝廷小,千秋涕泪濡。举烽空扰攘,借筋漫含胡。但倚江波涌,宁知王气殊。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偶尔寻双阙,凄然感九衢。祸因门户兆,隙与禁庭俱。郑袖房帷宠,梁王国土腴。本防煎釜豆,终见委囊珠。钟阜风尘改,行宫岁月逾。葛公原尽瘁,汉祚适多虞。莫抱兰成恨,休谈元首迂。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
https://shici.929r.com/shici/ueQb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