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飙不暂息,惨澹昏复昼。
默坐兀若痴,出门逐朋旧。
循城绕而北,迤逦穿岩窦。
洲渚远苍苍,烟树疏帆逗。
黄叶蔽村坞,境转愈深秀。
灵宫闭寂寥,皇潭咽寒溜。
披榛往迹湮,登眺倚层构。
沈抱郁未舒,远愁动奔凑。
薰弦閟余响,玉立万峰瘦。
杳杳苍梧云,不见重华狩。
惊飙不暂息,惨澹昏复昼。
默坐兀若痴,出门逐朋旧。
循城绕而北,迤逦穿岩窦。
洲渚远苍苍,烟树疏帆逗。
黄叶蔽村坞,境转愈深秀。
灵宫闭寂寥,皇潭咽寒溜。
披榛往迹湮,登眺倚层构。
沈抱郁未舒,远愁动奔凑。
薰弦閟余响,玉立万峰瘦。
杳杳苍梧云,不见重华狩。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邓湘皋、孙冶山一同漫步城北,途经虞山,小憩于南薰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惊飙不暂息,惨澹昏复昼",展现了风力强劲、天色阴暗的景象,诗人内心也因之而显得沉默和迷茫。
他们行走间,"循城绕而北,迤逦穿岩窦",沿途经过曲折的山路和岩洞,远处的"洲渚"和"烟树"在视野中若隐若现,增添了旅途的诗意。"黄叶蔽村坞,境转愈深秀",描绘了秋意浓厚的乡村景色,愈发显得幽静而美丽。
在南薰亭,诗人感叹"灵宫闭寂寥,皇潭咽寒溜",暗示着自然的宁静与历史的沉寂。"披榛往迹湮,登眺倚层构",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眼前景致的欣赏。然而,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并未完全消散,"沈抱郁未舒,远愁动奔凑",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薰弦閟余响,玉立万峰瘦"以音乐和山峰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杳杳苍梧云,不见重华狩"则借典故,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郊游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意境。
频年走离乱,忙苦落落景。
浮家去复还,生理纷不整。
有身著无处,遇事到辄屏。
冥然如醉心,阅岁良未醒。
披衣坐愁夜,月露共清永。
缅怀颜段流,抱义心炯炯。
临危快先登,疾甚涉夷境。
全生岂不乐,王事有纲领。
嗟今肉食谋,捕贼如捕影。
王师苦摧伤,敌骑困驰骋。
朝廷信多贤,一死谁敢请。
不知覆辙改,安敢倾夏拯。
归休及秋风,墓槚痛瞻省。
念兹家国遥,有泪涨清颍。
黄巾蔽行路,关户昼犹警。
何当收戈鋋,禁暴但制梃。
林泉倘可卜,名字忌丹柄。
梁溪旧隐吾家绅,石苔犹锁松间门。
向来兄弟寄觞咏,日月转毂相朝昏。
自君之别各千里,万金谁与通寒温。
棣华春迟风雨书,雁字月冷蒹葭村。
似闻径作买山计,归梦已泊松江垠。
吾衰久矣尚能饭,荷插岂惮终岁勤。
独无顷田占负郭,坐食病粟惭君恩。
平生一壑志愿毕,不求华屋装泉石。
僧窗到处即为家,柏子烟中听鼻息。
子今白发头尚希,未至阌乡老王室。
背山筑室不必多,待我来鸣去前□。
野蚕成茧真自缠,黄蜂作脾为谁力。
肱尝三折饱更事,肯信谋身有长策。
君不见子猷借居种竹聊自娱,有屋大奇无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