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
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颜。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
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
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
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颜。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
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访寺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两句,写出了早晨出发前往光林寺的场景,通过“崎岖”和“复攀”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山路的曲折与攀登的艰难。接下来的“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颜”两句,则是对攀爬过程中衣衫被湿润、脚步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细心选择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登山之难的体验。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两句,是对突如其来的急雨与雨后山景变化的捕捉。这里的“急雨”营造了一种紧迫感,而“断云时见山”则是雨歇云散后山势渐显,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瞬息万变场面的敏锐感受。
最后,“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坚毅态度。这里的“祗应超胜地”,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超越或者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而“行路未尝难”则是诗人内心的自我肯定,尽管旅途中充满了挑战,但他从未感到过困难,这也许反映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勇敢攀登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登山探幽的热爱,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自然美与生命力的赞歌。
陈生嬉驩罗罍樽,缣缃如云开轩论。
中间规摹天人尊,峨冠修裳微须髯。
长吟观时神龙潜,南冈滋釐民攸瞻。
无錞干鍪旂韬旌,风飞云翔参炎精。
攀吴连川基襄荆,天乎亡刘侯忠殚。
侯精销亡侯灵叹,侯容茕哉吾摧肝。
吁今穹苍昏钩陈,安能英高如侯臣,躬姬膺衡权吾真。
锦段明装,银瓷邢色,绿篆花纹微露。
黯淡风尘,那知画工心苦。
琢红玉、坡老低吟,乞白碗,杜陵佳句。
笑今番、一晌欢逢,绣囊无用稳相护。
琴床人正按谱。检得霏桃千瓣,商量茶具。
绝好缥青,费了酒钱几许。
閒心事,崔托先成,旧款识、哥窑谁署。
浑无赖、懒过春阴,隔帘吹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