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光林寺》
《发光林寺》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

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颜。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

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glín
sòng / xùn

cháoguānglínpān

kōuyuáncuì湿shīxiàcāngwán

píngjiànduànyúnshíjiànshān

zhīyìngchāoshèngxíngwèichángnán

注释
朝:清晨。
光林寺:寺庙名。
崎岖:山路不平。
抠衣:拉住衣服以防弄脏。
翠湿:翠绿的草叶湿润。
侧足:侧身行走。
急雨:快速降落的雨水。
涧:山谷中的小溪。
断云:零星分散的云朵。
超胜地:超凡脱俗的地方。
行路:行走。
未尝:未曾。
难:困难。
翻译
清晨我来到光林寺,山路崎岖需徒步攀爬。
手拉衣服以防翠绿的草叶沾湿,侧身而行脚下是青色的山岩。
急骤的雨水几乎填满山涧,断断续续的云雾间露出峰峦。
这里想必是超凡脱俗之地,行走虽艰难却并不觉得困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访寺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两句,写出了早晨出发前往光林寺的场景,通过“崎岖”和“复攀”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山路的曲折与攀登的艰难。接下来的“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颜”两句,则是对攀爬过程中衣衫被湿润、脚步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细心选择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登山之难的体验。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两句,是对突如其来的急雨与雨后山景变化的捕捉。这里的“急雨”营造了一种紧迫感,而“断云时见山”则是雨歇云散后山势渐显,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瞬息万变场面的敏锐感受。

最后,“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坚毅态度。这里的“祗应超胜地”,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超越或者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而“行路未尝难”则是诗人内心的自我肯定,尽管旅途中充满了挑战,但他从未感到过困难,这也许反映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勇敢攀登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登山探幽的热爱,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自然美与生命力的赞歌。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送汪舟次检讨奉使册封琉球

孤悬鼊屿海涯间,襟带穷荒控百蛮。

已奉春秋知正朔,何年南北并中山?

自天宸翰龙鳞动,绕日珠旓豹尾斑。

底事皇华念将母,乘风归路指刀环。

(0)

募僧收枯骨

兵戈二十载,枯骨尚如麻。

中岂无才智,生原有室家。

啼魂昏白昼,掩胔仗黄沙。

何处烦冤尽,观空仰《法华》。

(0)

诸葛忠武侯画像连句

陈生嬉驩罗罍樽,缣缃如云开轩论。

中间规摹天人尊,峨冠修裳微须髯。

长吟观时神龙潜,南冈滋釐民攸瞻。

无錞干鍪旂韬旌,风飞云翔参炎精。

攀吴连川基襄荆,天乎亡刘侯忠殚。

侯精销亡侯灵叹,侯容茕哉吾摧肝。

吁今穹苍昏钩陈,安能英高如侯臣,躬姬膺衡权吾真。

(0)

绮罗香.春日往南城买花归过海王村得瓷杯二细花蹙浪知是雅裁与淑华汲新水煎茶试之漫赋一词

锦段明装,银瓷邢色,绿篆花纹微露。

黯淡风尘,那知画工心苦。

琢红玉、坡老低吟,乞白碗,杜陵佳句。

笑今番、一晌欢逢,绣囊无用稳相护。

琴床人正按谱。检得霏桃千瓣,商量茶具。

绝好缥青,费了酒钱几许。

閒心事,崔托先成,旧款识、哥窑谁署。

浑无赖、懒过春阴,隔帘吹梦雨。

(0)

有赠·其一

潮来潮去荡轻舟,领略清淮十里秋。

摺叠红梯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0)

舟中夜雨寄内

重阳风雨送归艭,欲遣离愁借酒降。

半夜潮声孤客枕,一星渔火野人窗。

未能学剑羞弹铗,料得停针倦剔缸。

若问征帆泊何处,石头城下水淙淙。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