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汪舟次检讨奉使册封琉球》
《送汪舟次检讨奉使册封琉球》全文
清 / 丁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孤悬鼊屿海涯间,襟带穷荒控百蛮。

已奉春秋知正朔,何年南北并中山?

自天宸翰龙鳞动,绕日珠旓豹尾斑。

底事皇华念将母,乘风归路指刀环。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丁澎所作的《送汪舟次检讨奉使册封琉球》。诗中描绘了汪舟次检讨出使琉球的壮丽景象和深远意义。

首联“孤悬鼊屿海涯间,襟带穷荒控百蛮。”以“孤悬”、“海涯间”描绘出汪舟次出使的地点——琉球岛,位于大海的边缘,远离繁华之地,象征着使命的艰巨与孤独。接着,“襟带穷荒控百蛮”则展现了汪舟次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不仅要代表朝廷,还要控制周边的蛮荒之地,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利益。

颔联“已奉春秋知正朔,何年南北并中山?”进一步阐述了出使的意义。通过“春秋知正朔”,强调了汪舟次此行的重要性和对时间、季节的敏感把握,暗示了出使的礼仪与文化传承。而“何年南北并中山?”则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在探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南北双方曾共处一地,隐含着对和平与统一的向往。

颈联“自天宸翰龙鳞动,绕日珠旓豹尾斑。”描绘了出使时的壮观场面。天子的御笔(宸翰)如同龙鳞般闪耀,象征着皇帝的权威与祝福;绕日的珠旓(装饰品)和豹尾斑(装饰图案),则体现了出使队伍的庄严与荣耀。

尾联“底事皇华念将母,乘风归路指刀环。”表达了对汪舟次出使的深情关怀与期待。在出使过程中,皇华(使者)不仅代表了国家,也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当归途临近时,诗人想象着汪舟次在风中归来,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渴望与对母亲的思念,刀环(古代兵器上的装饰)在这里象征着归家的路标。

整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汪舟次出使的崇高使命、个人的情感以及对和平统一的深切期盼,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国家外交与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丁澎
朝代:清

丁澎(1622~1686)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初著名回族诗人。其祖父丁鹤年是明朝(1368~1644)著名诗人。与同乡吴百朋、陆圻、紫绍炳、陈廷会、孙治、沈谦、毛先舒、虞黄吴、张纲孙合称为“西岸十子”、“西泠十子”。
猜你喜欢

小桥

山接青天欲荡摩,秋风骚客独经过。

怪来诗句无容和,端为烟岚发兴多。

(0)

清风峡

几被红尘误,潜欣玉宇开。

主人贤若此,款待故人来。

(0)

次韵夏倪均父见和辕字韵诗六首·其一

浩然骨冷但孤坟,疏雨梧桐句法存。

忽见新诗来故里,错疑夫子是诸孙。

江头春暖堪乘兴,洲上花开不掩门。

日日城南望消息,仆夫为我取征辕。

(0)

挽故致政大夫诗·其一

乍捧毛生檄,初登贾傅年。

低回成鹤发,勉强用蒲鞭。

遗爱西州说,清风古国传。

欲知阴德处,廷尉有青毡。

(0)

赠翟二淳老

去乡今几时,未易诘晦朔。

但闻苇溪头,稚柳皆把握。

老岂私我哉,浸润不顿觉。

揽镜忽悟渠,鬓雪颇斑駮。

喜闻贵人来,文字得商搉。

故人五十满,发黑面丹渥。

乃知出处间,相去如许邈。

新诗愈豪放,谈笑出飞雹。

留之不肯住,告别意苦确。

嗟我独何愚,斗米尚俛啄。

诗书久遗忘,志气日龌龊。

讵堪剸剧繁,所愿斸硗埆。

归田不须谋,老圃安用学。

东皋会相从,共醉村酒浊。

(0)

复用前韵寄李声之子阿大

东都曾见汝生时,客舍孤吟夜忍饥。

忆昨能为鸐鹆舞,祗今应诵脊令诗。

傥无气节如元礼,便有功名似药师。

问道若知真理窟,且分馀论及吾儿。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