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用前韵寄李声之子阿大》
《复用前韵寄李声之子阿大》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都曾见汝生时,客舍孤吟夜忍饥。

忆昨能为鸐鹆舞,祗今应诵脊令诗。

傥无气节如元礼,便有功名似药师。

问道若知真理窟,且分馀论及吾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写给李声之子阿大的,通过回忆与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其子成长的关切。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情感深沉而细腻。

首句“东都曾见汝生时”,点明了回忆的起点,即在东都(指北宋的都城开封)见过李家的孩子出生。接着,“客舍孤吟夜忍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外,夜晚吟诗以解愁,生活困顿的情景,暗含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和怀念。

“忆昨能为鸐鹆舞,祗今应诵脊令诗。”这两句通过对比,回忆起孩子幼年时的活泼可爱,与现在可能已学会诵读《诗经》中的篇章,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其中,“鸐鹆舞”是一种古代儿童游戏,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童年;“脊令诗”则暗示着教育与成长的重要性。

“傥无气节如元礼,便有功名似药师。”这里借用了两个典故,元礼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陈蕃,以气节著称;药师则是指古代的医学家,比喻在学问或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李家孩子品格和未来的期望,希望他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能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成功。

最后,“问道若知真理窟,且分馀论及吾儿。”诗人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李家孩子智慧的期待,希望他能够探索真理,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能与自己分享思考的过程,体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和对教育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及其子女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教育和成长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山斋偶成·其二

静处沉思动处机,乾坤落落壮心违。

谁能与物原无竞,我拙谋身自觉非。

半榻青山吟梦远,一灯残雨故人稀。

床头剩得馀樽在,夜起呼童煮蕨薇。

(0)

还京朝见作

杪秋公出季冬还,昼夜驰驱鞍马间。

喜脱风尘依凤阙,欣瞻日月近龙颜。

朝参名忝金闺籍,拜舞身联玉笋班。

俯仰自惭无寸补,但歌天保祝南山。

(0)

陪黎同寅游大德宫

初上仙台已出尘,登楼更仰玉皇尊。

平临斗极瞻三殿,俯瞰寰区见九门。

晴雪欲移山入闼,祥云起捧日当轩。

丹方有诀无人问,高士来邀共举樽。

(0)

寄越中社友

浮萍踪迹倦西东,愁挂湖湘一席风。

客鬓潇疏波影里,乡心摇曳橹声中。

清宵有梦迷庄蝶,远地无书托楚鸿。

忽忆镜湖诗酒会,飞觞联句几人同。

(0)

宿新乐县寿圣寺壁间有唐人早朝诗依韵写怀

早窃湖南第一筹,时承蟒玉宠光优。

八千里外充行伍,四五年前别冕旒。

捧檄丹心怜我拙,乘桴沧海共谁忧。

逢人若问停车处,直到关西最尽头。

(0)

仓颉庙

鸟迹分明取象精,人文宣朗鬼吞声。

千年遗庙空山里,野雀犹来傍砌行。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