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捧毛生檄,初登贾傅年。
低回成鹤发,勉强用蒲鞭。
遗爱西州说,清风古国传。
欲知阴德处,廷尉有青毡。
乍捧毛生檄,初登贾傅年。
低回成鹤发,勉强用蒲鞭。
遗爱西州说,清风古国传。
欲知阴德处,廷尉有青毡。
这首挽歌诗,以哀悼逝者之口吻,描绘了一位曾经为官的长者,其一生勤勉为公,深得百姓爱戴与敬仰。开篇“乍捧毛生檄,初登贾傅年”,以“毛生檄”和“贾傅年”两个典故,巧妙地将逝者的年轻时即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与远见卓识,如同汉代的毛遂和贾谊一般,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接着,“低回成鹤发,勉强用蒲鞭”,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在逝者脸上留下了痕迹,白发苍苍,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公正廉洁,以温和的“蒲鞭”之法治理,体现了其宽厚仁慈的执政风格。这里“蒲鞭”是古代象征轻刑的工具,比喻其执法不严苛,而是注重教化。
“遗爱西州说,清风古国传”,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品德,他的爱民之举和清廉的形象在西州乃至整个国家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这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体现了其影响力深远。
最后,“欲知阴德处,廷尉有青毡”,这句话引出了对逝者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阴德,指的是不为人知的善行,这里暗示逝者一生中不仅有显赫的政绩,更有许多默默无闻却同样值得尊敬的善行。而“廷尉有青毡”则是一个典故,意指廷尉(古代官职)所拥有的青色毛毡,常用来比喻官员的清正廉洁。这句话巧妙地总结了逝者一生的高尚品德,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最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深情地刻画了一位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的长者形象,展现了其一生的辉煌成就和高尚品德,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为元叔季纲维绝,天狗下舐生人血。
草莱随处起戈矛,人命轻如冶中雪。
姑苏城东淞水南,有巍佛庐名福严。
中潜秃虺二三辈,怒嘘毒气光炎炎。
时逢毅哉叶君子,不是世间文墨士。
智谋勇烈出万夫,竟取凶狂付殊死。
一从歌罢鹧鸪天,民方帖席得安眠。
至今闻者比昨日,毛发如竹犹森然。
春去秋来百年久,精爽不随骸骨朽。
玩寇高骈刘巨容,地下相逢忸怩否。
繇来五世得贤孙,善保忠孝弘家门。
人见黄河浩浩入东海,谁信发源万里来昆崙。
凉飙动林柯,零露凄以白。
曰予感衰暮,抚景重悽恻。
况居忧病中,复送远行客。
惟子方妙龄,精进有馀力。
穷经期致用,云海奋鹏翼。
安知时命奇,失意主司格。
分教赴青田,吴越千里隔。
虽云官卑冷,礼数抗侯伯。
州县非不华,奔走泚诃责。
知子素明达,荣辱判胸臆。
一朝别我去,毅然无难色。
相见知何时,云树杳南北。
愿遵姬孔教,丽泽竞晨夕。
清风与高节,当立万仞壁。
尤宜戒垂堂,少慰二亲忆。
栝苍古名郡,文宪富资益。
幸寄北飞鸿,启我久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