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庙学诗九章》
《修庙学诗九章》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四言诗

翼翼庙学,维邑于教。弦斯诵斯,自昔斯肇。

有宫有墙,有坛有堂。孰今斯荒,乃或不蘉。

御史来视,盍修曰亟。彼淫是驱,亦维我职。

我其敢解,我材孰资。其萃有丘,孰其我釐。

维范侯是咨。烨烨范侯,维秦之彦。

既左京尹,徵文考献,乃躬克践。

矧是政先,侯不是共。侯曰尔吏,尔徒尔工。

曰斯斯石,曰斯斯木。乃楹乃桷,枉矫端复。

乃髹乃涂,乃朱乃绿。祭有丽牲,射有栖鹄。

古人有言,勿亟日成。侯旬侯月,亦莫我愆程。

源源泮水,下通于溪。我庙维东,我学维西。

有峨者阁,登登其阶。共维圣谟,式崇于丌。

是训是稽。既考乃毕,有酒芬苾。

有礼秩秩,有碑纪功,惟长御史之笔。

御史崇正,诏有德音。我侯承只,式如其心。

庶士向风。维我衣冠,其观继继。

就不侯绳,而未克既。小子作诗,敢曰能雅。

是篆是歌,以告来者。

(0)
鉴赏

这首诗《修庙学诗九章》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对修复庙学的深切关注与期望。邵宝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诗中首先提到“翼翼庙学”,表达了对庙学的敬畏之情,接着描述了庙学中的学习场景,“弦斯诵斯”,强调了学习的仪式感和持续性。邵宝进一步阐述了庙学的历史渊源,指出它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中心,并提出了对庙学现状的担忧,担心其荒废。

随后,邵宝提到了御史的角色,作为监督者,呼吁他们及时修复庙学,维护教育的正统与秩序。他强调了御史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修复庙学的无力感,以及对于自身能力的反思。

诗中还提到了范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物,他不仅担任了京尹的职务,还亲自参与庙学的建设工作。邵宝通过范侯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领导者品质的向往,以及对庙学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

最后,邵宝描绘了庙学的建筑之美,包括殿堂、阁楼等,以及庙学内举行的祭祀和射礼等活动,体现了庙学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他还提到了御史的正直与公正,以及范侯的德行,表达了对这些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邵宝作为教育家的深邃思考和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首尾吟·其二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砚时。

玉未琢前犹索辩,金经煅后更何疑。

当时掉臂人皆笑,今日摇头谁不知。

天外凤凰飞处别,尧夫非是爱吟诗。

(0)

试砚

富贵傲人人未信,还知富贵去如何。

常观静处光阴好,亦恐闲时思虑多。

日出自然天不暗,风来安得水无波。

世间大有平田地,因甚须由捷径过。

(0)

题四皓庙四首·其一

强秦失御血横流,天下求君君不有。

正是英雄较逐时,未知鹿入何人手。

(0)

寄吴传正寺丞

天津风月一何孤,似我经秋相忆无。

每仗晴波寄声去,不知曾得到东都。

(0)

和君实端明花庵二首·其一

不用丹楹刻桷为,重重自有翠阴垂。

后人继取天真意,种莳增华非所宜。

(0)

污亭

许由为计未为深,洗耳如何不动心。

到此洒然如世外,何尝更有事来侵。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